中国帮忙还被“背刺”了?10月9日,沙特阿拉伯外贸总局一纸公告,矛头直指中国商品

风云史迹 2025-10-11 14:55:18

中国帮忙还被“背刺”了?10月9日,沙特阿拉伯外贸总局一纸公告,矛头直指中国商品——对原产于中国的饮料易拉罐铝盖正式立案反倾销! 这公告里的门道可真不少,表面是常规调查,细看全是刻意为之的痕迹。涉案的是那种厚度卡在0.213到0.250毫米之间、直径50到63毫米的饮料易拉罐铝盖,连对应的沙特税号8309.90.70.00.00都标得一清二楚,显然是早就瞄准了这个品类。 但最离谱的不是立案本身,是那时间跨度——倾销调查期2024年一整年,可损害调查期直接拽回2021年初,四年的生意流水一股脑全扒出来算总账,这操作在反倾销里简直少见。 要知道按WTO的规矩,就算要追溯征税,通常也只回溯临时措施前90天,目的是防突击进口。沙特倒好,直接把三年前的旧账都翻出来,这哪是按规矩查案子,分明是翻箱倒柜找借口。 更讽刺的是,这公告刚发两天,10月11日就传来消息,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两大央企刚和沙特签了超300亿的新能源大单,光伏、风电项目一堆,咱们这边还在帮着沙特搞能源转型,那边就对着个不起眼的铝盖动起了歪心思。 中国的饮料易拉罐铝盖能走进沙特市场,靠的从来不是什么低价倾销。国内做这行的企业早把工艺磨得熟透了,从铝片冲压到防腐处理全是标准化生产,饮料最看重的就是密封性好、供货及时,咱们的产品能站稳脚跟,是靠实实在在的口碑攒出来的。 沙特本土生产商竞争不过,不想着提升技术,反倒搬来外贸总局当靠山,连疫情那两年的旧数据都要拿来做文章,这吃相也太难看了。 更让人膈应的是,这可不是沙特头一回对着中国商品来这手,但这次“四年算总账”的架势,明显是故意刁难。那些出口企业光是整理四年的报关单、成本明细就得掉层皮,就算最后查不出倾销,这段时间的订单耽误、资金周转压力也够受的。 合着咱们拿着真金白银和技术帮沙特建光伏电站、风电项目,帮他们实现“2030愿景”的能源转型,转头就被这么拿捏? 前阵子还见报道说,中国能建在沙特的新能源业务签约额同比涨了快八成,咱们的技术、全产业链优势明明是帮他们解决问题的,结果换回来的是这种“恩将仇报”。 说白了,沙特就是觉得中国商品好欺负,新能源项目得靠中国技术不敢动,就挑个轻工小产品下手立威,既想保住本土那点落后产能,又不想得罪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算盘打得倒精。 可做生意讲究的是将心比心,哪有一边攥着对方的技术大单,一边拿着放大镜找小商品茬的道理?中国的铝盖企业没靠低价抢市场,中国的央企也没藏着掖着技术,倒是沙特这波操作,把“白眼狼”的底色露得明明白白。 真当咱们好拿捏?要是连基本的贸易公平都不讲,以后谁还愿意真心实意帮衬?这账,怕是迟早要算回来。

0 阅读:28
风云史迹

风云史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