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这场较量,全世界都在看热闹,赌谁先扛不住,现在的情况很简单:中国工厂能造东西

洛风阐社会 2025-10-11 11:51:19

中美这场较量,全世界都在看热闹,赌谁先扛不住,现在的情况很简单:中国工厂能造东西,美国印钞票买东西,但美国拿着钱买不到中国货,中国造的东西又换不成美元。 2025 年 4 月美国那波 145% 的关税操作,算是把这种错位推向了高潮,几乎给两国贸易按了暂停键,全世界都看得真切。 就说药品这个刚需领域,美国 95% 的布洛芬、91% 的氢羟肾上腺皮质素还有 70% 的对乙酰氨基酚,源头都在中国,2024 年中国光是对美出口的原料药就有 45.2 亿美元,本来还在稳步增长,结果 145% 的关税一落地,这条供应链直接被架在了火上。 美国一开始还想把原料药放豁免清单里,后来干脆不管不顾,连布洛芬这种常用药都被纳入加税范围,这波操作直接让美国药企傻了眼 —— 本土只能生产 20% 的原料药,剩下的 80% 都靠进口,中国又是最大来源,关税一涨,进口成本翻着跟头往上走,有些药企干脆停了采购,导致美国药店货架上不少常用药都出现了断供迹象。 美国大概是觉得自己市场大,想靠关税逼药企搬回本土,可他们忘了自己 80% 的原料药都靠进口,中国一家就占了大半壁江山,这就好比想吃蛋糕又把做蛋糕的面粉供应商得罪了,最后只能看着空盘子发呆。 再看农产品领域,哈尔滨高泰食品的例子更直观,这家企业的有机毛豆占了全国对美出口的九成份额,本来每年能稳定供应美国市场,结果关税暴涨后,美国采购商一算账,进货价直接飙升,之前签的订单要么取消要么暂缓,企业只能把重心转向国内和东南亚市场。 有意思的是,即便 5 月中美会谈后美方取消了 91% 的关税,留了 10% 的尾巴,5 月中美进出口总值还是跌到了 2855.1 亿美元,环比降了 12.67%,可见 145% 的关税虽然只执行了一个月,却把市场信心砸得够呛,美国想补库存都得缓好一阵。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的钱袋子也出了问题,M2 货币供应量不增反降,就算印了钱,银行放贷门槛也提到了 2008 年以来最高,企业想拿到钱进货都难上加难,算是把 “印钱买货” 的美梦戳出了个大洞。 中国这边的情况也透着股无奈,工厂里的货堆着,却越来越不想换美元了。 美元这张以前的 “硬通货”,现在反倒成了烫手山芋,2025 年上半年兑一篮子货币跌了 8%,一会儿暴涨一会儿暴跌,企业要是手里攥着美元,利润说没就没。 2024 年四季度美元涨 7%,不少出口企业库存估值乱了套,2025 年又跌 8%,刚赚的钱转眼就蒸发在汇兑里,谁还愿意跟它较劲。 于是大家都开始找替代品,中国跟 37 个国家签了本币结算协议,俄罗斯对华石油贸易 65% 都用人民币算,连意大利企业都把跟中国的人民币结算比例提到了 45%,就为了躲开美元这个 “麻烦制造者”。 高泰食品就是个典型,以前 80% 产能出口,现在内销占比提到 40%,光给蜜雪冰城供蓝莓一年就赚 3000 万,国际订单也转去了东南亚,就算不换美元,生意照样做得红火。 美国大概没算到,自己加的关税反倒帮中国加速摆脱了对美元的依赖。 以前不少企业为了做美国生意,硬着头皮收美元,现在关税一涨,做美国市场的利润薄得像纸,干脆转头开拓其他市场,顺便把结算货币也换了。 6 月中美贸易额虽然有回升,中国对美出口涨了近百亿美元,但占总出口的比重也就 11.7%,比起以前差远了,反倒是对欧盟出口涨了 13.58%,东南亚市场更是稳中有升。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一边加关税,一边还想靠印钱和比特币稳住美元地位,又是建数字资产储备库,又是推美元稳定币,可现实是出口商们用脚投票,纷纷换成了欧元和人民币,毕竟谁也不想拿着随时可能缩水的货币。 这场较量说白了就是个死循环:美国想靠印钱和关税拿捏局面,结果关税把中国货挡在了门外,印钱又让美元越来越不值钱;中国工厂照样开足马力生产,只是不再把美元当成必选项,转头跟其他国家用本币做生意。 全世界看着热闹,其实答案早就藏在数据里,5 月中国整体出口还涨了 6.3%,美国贸易逆差却降了 16%,不是中国造不出,也不是美国没钞票,只是这两套玩法已经接不上轨了。 美国要是还抱着 145% 关税的老思路不放,最后可能真要面对 “有钱没人卖、有人不愿换” 的尴尬结局,毕竟中国的工厂可不会等谁,欧盟、东南亚的订单早就排到后面去了。

0 阅读:0
洛风阐社会

洛风阐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