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自己给自己台阶下了,特朗普表示,还是想跟中国在韩国见一面!10月11日,在特朗普扬言对中国额外征收100%的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之后,特朗普表示,他本人并没有取消与中方在韩国的会晤。而此前韩国媒体透露称,特朗普本月出席亚细安峰会及访问日本后,将在10月29日访问韩国一天或两天一夜。 很显然,在我们反制之后,特朗普非常的愤怒,以至于其本人发了一篇长文宣泄对我们的不满和愤怒,扬言与我们进行二度贸易战,并称与中方的会晤似乎已无意义。结果呢?结果是我们这边还没有宣布要跟特朗普见面,特朗普本人自己出来澄清,表示还是要跟我们见面。 这出大戏的转折来得比谁都快,让人有点措手不及。就在10月11日,他刚刚放出狠话,说要对中国额外加征100%的关税,还要对所有关键软件来个出口管制,那架势,仿佛下一秒就要掀桌子。 这番言论一出,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很多人都觉得,这下好了,中美之间那根本就紧绷的弦,怕是要彻底断了。 熟悉特朗普的人恐怕都不陌生,这套路,先是一通猛如虎的极限施压,把气氛烘托到最紧张,然后看看对方的反应。果不其然,在我们迅速且精准的反制措施出来之后,特朗普那边坐不住了。 他本人亲自下场,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篇充满情绪的长文,字里行间都是不满和愤怒,大吐苦水,甚至直接扬言要开启第二阶段的贸易战,还暗示说,既然这样,那之前商定的在韩国见一面的事情,看起来也没什么意义了。这番话,基本上就是把“我不谈了”写在了脸上。 然而,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我们这边还没正式回应见面的事宜,特朗普自己倒先沉不住气了。他突然又出来澄清,说自己并没有取消与中方在韩国的会晤。 这前脚刚说见面没意义,后脚又说没取消,这操作着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是单纯的喜怒无常,还是另有盘算?这恐怕是很多人心里的第一个问号。 要知道,这次可能的会晤,背景可不简单。根据韩国媒体透露的消息,特朗普计划在参加完亚细安峰会和访问日本之后,于10月底访问韩国。 这个时间点和行程安排,本身就充满了信号。韩国作为美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友,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其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都极其微妙。 特朗普选择在韩国进行可能的会晤,本身就是一场精心布局的外交棋局。他既要向盟友展示自己的强硬和领导力,又不得不面对与中国这个庞大经济体打交道时无法回避的现实。 他之前扬言的100%关税和软件出口管制,听起来吓人,但仔细想想,更像是一张谈判桌上用来施压的牌。 所谓的关键软件,很可能指的就是人工智能、云计算、高端半导体设计工具这些未来科技的命脉。他想通过这种方式,逼迫对方在谈判桌上做出更多让步。 而我们的反制,同样打在了要害上,比如对某些关键物项的出口管制,直接让对方的产业链感受到了切肤之痛。 这种针尖对麦芒的较量,让特朗普意识到,纯粹的强硬和对抗,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反而可能让自己陷入更被动的局面。 所以,他现在出来“澄清”,说会晤没取消,实际上就是在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他不能在放了那么多狠话之后,毫无征兆地就回到谈判桌前,那显得太没面子了。 所以,他需要一个“由头”,一个能让外界认为他依然掌控局面的姿态。声称“没取消”而不是“我主动想谈”,这其中的文字游戏,恰恰体现了他精于算计的一面。 他想传递的信息似乎是:是你们离不开我,我给你们一个机会,但我们谈,必须得按我的规矩来。 这场潜在的韩国会晤,如果真的成行,那场面一定非常精彩。一边是刚刚挥舞完关税大棒、余怒未消的特朗普,另一边是刚刚实施了有力反制、立场坚定的中方代表。 两人坐在一张桌子上,空气中恐怕都充满了火药味。特朗普会继续他的施压策略吗?中方又会如何应对? 这不仅仅是关于贸易顺差和关税的问题,更是关于未来全球科技主导权、地缘政治格局的一场深度博弈。 这出大戏,远没有到落幕的时候,或许,真正的精彩才刚刚开始。对于特朗普这种“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的谈判风格,你是怎么看的呢?这究竟是高明的外交手腕,还是一场注定会弄巧成拙的表演?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特朗普刚对中国“掀桌子”,半天时间都不到,美国马上就露怯了半天时间里,特朗普
【58评论】【6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