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计划与中国、马来西亚及沙特阿拉伯互免签证。   当地时间10月8日,俄罗斯

文史资鉴堂 2025-10-10 12:44:17

俄罗斯计划与中国、马来西亚及沙特阿拉伯互免签证。   当地时间10月8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俄罗斯旅游业发展”战略会议上直接放了话,说近期就要和中国、沙特阿拉伯还有马来西亚实现互免签证。   要知道米舒斯京可是俄罗斯政府的核心人物,这种战略会议上抛出来的消息,可不是随口说说的场面话,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的政策方向了,背后藏着的其实是俄罗斯和这几个国家拉近关系的实实在在的动作。   这事儿真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尤其是跟中国的互免,早有铺垫。早在9月2号,中国外交部就宣布从9月15号开始,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的人试行免签,不管是来经商、旅游还是探亲,只要停留不超过30天,都不用办签证了。   当时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立马就回应了,说俄罗斯肯定对等实施免签,这是两国友好的证明,能给商贸交流铺路,还能拉近两国民众的距离。   现在米舒斯京把这事儿明确列入计划,等于把之前的“双向善意”落到了实处。 最直观的变化早就出现在边境口岸了。   中国对俄免签刚落地那两天,吉林珲春口岸就挤满了俄籍游客,第一天入境的就超1000人次,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还多。   口岸特意开了“单免专用通道”,还派了会俄语的民警盯着,帮着填表格、解答问题,通关快得很。俄罗斯游客谢尔盖都说,现在随时能坐大巴来中国,填个表就行,太方便了。   不光珲春,黑龙江黑河、绥芬河这些口岸也热闹起来,黑河早市都成了俄游客的打卡地,不少摊位挂着中俄双语招牌,商贩都能说几句俄语拉生意,俄罗斯游客格利直言以前得跟团,现在个人就能来,30天的免签时间太够用了。   旅游数据更能说明问题。今年暑期俄罗斯就已经是中国入境游的五大客源国之一,7月以来携程上的俄籍游客订单同比涨了150%。   普京宣布对等免签后,去哪儿平台上莫斯科、圣彼得堡的机票搜索量直接翻番,北京到圣彼得堡的搜索量更是涨了3倍。   国庆前那段时间,俄罗斯因为免签政策,关注度直接暴涨157%,不少人都等着假期去那边深度游呢。   2024年的时候,中国去俄罗斯旅游的就有103.94万人次,俄罗斯来中国的更是有150.35万人次,现在互免政策一落地,这数肯定还得往上冲。   再说说马来西亚,这可不是俄罗斯单方面热乎。早在4月份,中国和马来西亚就已经签了互免普通护照签证的协定,当时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就说了,这能促进人员往来,还能推动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   现在俄罗斯跟上,等于在俄马之间也打通了人员流动的堵点。要知道马来西亚本身就是中国游客出境的热门地,国庆长假的时候,马来西亚就在热门出境国家榜单上。   现在加上和俄罗斯的互免,不管是俄罗斯人去马来西亚的海岛度假,还是马来西亚人去俄罗斯看极光,都方便多了,两边的旅游、贸易合作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至于沙特,这背后的门道更不简单。俄沙本来就是能源合作的老搭档,现在搞互免签证,明显是想把合作从能源延伸到更多领域。   沙特的富豪们以前想去俄罗斯商务考察,或者俄罗斯的企业想往中东拓展,办签证都得折腾好一阵,要准备邀请函、填一堆表格,有时候还得面试。   互免之后这些麻烦全没了,30天的停留时间足够双方把生意谈透、把合作敲定。而且沙特的旅游资源也不少,像利雅得的文化遗址、吉达的海滨风光,说不定能吸引不少俄罗斯游客。   反过来,俄罗斯的莫斯科红场、贝加尔湖这些景点,对沙特游客也有不小的吸引力,人文交流一热络,政治经济合作自然更稳。其实从俄罗斯的角度看,这波互免签证也是“向东看”战略的实在一步。   这些年俄罗斯跟亚洲、中东国家的合作越来越密,2023年入境黑龙江的外国游客里,俄罗斯人占了九成还多。   之前俄罗斯跟土耳其互免签证后,游客量直接涨了40%,现在跟中、沙、马这三个有分量的国家搞互免,不光能救一下受制裁影响的旅游业,更能通过人员往来夯实合作基础。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就说过,这种相互免签能给其他国家做示范,说不定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国家跟着搞签证便利化。 现在这三国对这事儿的反应都挺积极。   中国这边早就用实际行动回应了,边境口岸的服务全跟上了,吉林还同步推了境外旅客购物退税,满200块就能退9%左右的税,就是为了留住游客消费。   马来西亚之前跟中国签互免时就亮明了态度,肯定愿意跟俄罗斯也搞好人员往来。沙特虽然没直接表态,但从两国一直以来的合作势头看,大概率也是乐见其成的。   米舒斯京抛出的这张免签牌,看着是为了旅游业,其实是给俄罗斯和这三个国家的合作拆壁垒。以前办签证要花的时间、精力、钱,现在全省了,人来得多了,生意自然好谈,感情也自然拉近了。    接下来就等着看政策落地,到时候不管是中俄边境的早市,还是马六甲的海滩,抑或是利雅得的商场,说不定都能看到更多跨国出行的身影了。    

0 阅读:19

猜你喜欢

文史资鉴堂

文史资鉴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