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美国游客涌入中国,回国后坦言:客观对比,中国比美国强多了。光今年一季度上海一

文史小将 2025-10-09 11:30:32

大批美国游客涌入中国,回国后坦言:客观对比,中国比美国强多了。光今年一季度上海一地就接待了 91622 个美国游客,比去年涨了 25.52%,这数字可不是吹的,实打实说明中国现在多招人待见! 2025年,一个有趣的现象正在中国各大口岸悄然出现。 在自动通关通道前,几乎没有中国旅客停留,而隔壁的人工柜台却排起了长龙,队伍里汇聚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肤色、口音各不相同。 “来中国玩太方便了,真没想到科技能做到这个程度!”一位刚落地的外国游客笑着说。 9月27日,在上海豫园的老字号餐馆门口,几位欧美游客正兴致勃勃地研究着门口那块“Meet China入境旅游消费数字大屏”。 他们只需刷一下境外信用卡,就能直接支付套餐费用——无需兑换人民币、无需下载应用、也不必打开翻译软件。整个过程几乎不比在本国消费复杂。 餐厅经理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有不少外国客人前来用餐,“他们喜欢扫码点菜,也喜欢用自己的卡支付。我们后台能自动识别外币结算,操作起来和国内顾客一样快。” 今年第一季度,上海接待的美国游客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52%。 这组数字的意义,已经不只是“旅游业回暖”这么简单。它反映的是越来越多外国人,正在通过亲眼所见,重新认识中国。 不少游客发现,他们体验到的不仅是历史景点和城市地标,而是一种科技与生活深度融合的全新日常。 这种感受,从他们落地的那一刻就开始。 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入境流程清晰,行李转盘高效。 对许多第一次来中国的游客来说,这种秩序感和流畅度令人印象深刻。 接着,他们乘坐高铁驶向目的地——列车时速可达350公里,运行平稳,几乎感受不到震动。 有人在社交平台上感叹:“这不是交通工具,更像是把城市缝在一起的时光隧道。”一位印度博主甚至形容武汉火车站“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 这种高效体验并非局限在“国字号工程”。 在城市中,便利也体现在细微之处——地铁扫码进站、共享电动车随时取用、移动支付几乎覆盖所有生活场景。 对外国游客来说,这是一种“系统化的顺畅”,不是孤立的技术炫技,而是一个能自洽运行的社会网络。 美国游客迈克回忆,他第一次在上海路边摊买煎饼果子,用自己的Visa卡扫码支付时,摊主笑着对他说“欢迎再来”。 那一刻,他有点惊讶——在中国,这样的便利早已成了日常。 为了让外国人用得更顺手,上海豫园等景区还安装了可直接刷国际信用卡的支付终端。 在纽约,凌晨一点后几乎买不到外卖;但在北京或深圳,三更半夜想吃碗热面,只需点开手机应用,很快就能送到家门口。 更令人意外的是,中国的“即时服务”正在往空中发展。深圳已经开始试点无人机快递,广州则测试能载客的自动驾驶飞行器。 对外国游客来说,这些不是博物馆里的展示品,而是真实运行的城市日常。 当然,能让这种高效生活持续运转的,还有背后的社会秩序与安全感。根据官方数据,中国的凶杀案发案率约为十万分之零点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许多外国人提到,他们在深夜走在街头时感到“异常安心”。 再加上物价相对稳定、交通便捷,这些都让他们觉得,这里的现代化不是冷冰冰的,而是能被真实触摸到的。 “在中国旅行,最震撼的不是看到了什么,而是你能真切感受到未来已经来了。”一位来自美国的游客在离开上海前这样写道。 根据盖洛普的民调,年轻美国人对中国的好感度已升至41%,其中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好感源于观看了真实的旅行视频。 一位多次来华的洛杉矶游客感慨,美国进步缓慢,而中国总在不断向前。 最终,正是这些用脚步丈量、用手机记录的真实反馈,汇成了一幅比任何宏大叙事都更有说服力的中国当代图景。 信息来源:凤凰网《大批美国游客涌入中国,回国后坦言:客观对比,中国比美国强多了》

0 阅读:126
文史小将

文史小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