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知名人士林郁方:“我实在看不懂大陆造那么多武器装备,造那么多航母干什么,还频

红楼背疏影 2025-10-08 18:11:18

台湾知名人士林郁方:“我实在看不懂大陆造那么多武器装备,造那么多航母干什么,还频繁亮相示威,这不是让其他国家认为大陆想要称霸吗?” 林郁方先生这番看似困惑的提问,恰恰暴露了某些岛内人士对现代国际战略格局的认知滞后。当中国航母编队劈波斩浪时,他们看到的是“示威”,而真正读懂战略的人看到的是大国责任的“标配”。 中国目前拥有3艘航母,美国有11艘;中国军费占GDP1.7%,美国占3.5%。若按“称霸逻辑”,美国该被称作什么?林先生可能忘了,中国有着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海洋权益需要维护,而台湾地区东岸航道更是全球贸易生命线。 更关键的是历史教训。甲午战争前清朝海军实力亚洲第一却惨败告终,正是因为“有器无用、有备无患”的思维作祟。现在中国每艘航母的形成战斗力周期缩短至5年,体现的正是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汲取。 中国每年进口石油5.4亿吨,其中80%经马六甲海峡运输。索马里护航行动中,中国军舰为6600多艘商船提供护航,这些行动需要航母作为移动基地。没有航母的远程保障,中国商船队就要像百年前那样仰人鼻息。 更现实的是海外利益保护。中国在海外有600万公民、4万家企业,也门撤侨、利比亚撤离等行动证明,没有强大军力作后盾,连同胞生命安全都难以保障。这种“生命航线”的守护,岂是“示威”二字能概括? 中国是联合国五常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在亚丁湾、叙利亚等地都有国际义务需要履行。没有航母的兵力投送能力,所谓“负责任大国”就是空中楼阁。法国戴高乐号航母打击ISIS、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亚太巡航,没人说是“称霸”,为何中国就成了“示威”? 更讽刺的是,当中国舰艇在非洲救治疟疾病患、在东南亚提供医疗援助时,这些“和平方舟”的行动却很少被岛内媒体关注。 郑和七下西洋带去的是瓷器丝绸而非炮舰,这种“怀柔远人”的基因深植中国外交传统。现在中国航母编队所到之处,开展的是联合军演、灾难救援、反海盗合作,与某些国家“自由航行”的霸权行径有本质区别。 林先生可能需要重温1996年台海危机时,美国两个航母编队横亘台湾以东的往事。当时若有今日中国海军实力,“台独”势力还敢如此嚣张吗? 东亚地区有7个国家拥有潜艇,日本准航母已完成F-35B起降测试,韩国正在建造3万吨级轻型航母。在这种安全环境下,中国保持适度军力增长,反而是维护区域平衡的稳定器。 更宏观的是秩序重构,随着美国战略收缩,地区安全真空需要填补。中国军力增长不是破坏秩序,而是防止秩序崩塌的“压舱石”。 我曾走访南海岛礁,守礁官兵最常说:“看到航母编队经过,就知道祖国没有忘记我们。”这种精神激励,对于常年坚守边陲的将士而言,比任何政治口号都实在。 更深层的是民族心理疗愈,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中华民族对“有海无防”的痛楚记忆太深。航母作为综合国力的象征,承载的是民族复兴的集体情感。 中国始终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承诺,这种战略克制在世界大国中独一无二。航母作为常规威慑力量,体现的是“止战而非求战”的防御性国防政策。 与某些国家“核手提箱”随时待命相比,中国航母更多执行的是人道主义任务。这种武力使用哲学的区别,反映的是文明底蕴的差异。 航母工程带动了2000多家配套企业发展,促进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产业升级。上海江南造船厂为造航母研发的焊接机器人,已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这种“军带民”模式,正是后发国家赶超的捷径。 更深远的是人才培育,航母项目培养的10万名工程师、技师,正在各个行业发挥骨干作用。这种人力资本增值,比装备本身价值更大。 中国主动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公开航母建造进度,与某些国家在黑海、南海的隐秘行动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开放姿态,恰恰证明中国军事建设的正当性。 福建舰海试期间邀请外媒记者登舰采访,这种透明度在林先生看来可能是“示威”,在国际社会看来却是大国自信的表现。 北极航线即将通航,太空资源开发提上日程,中国需要为未来50年的国家安全布局。航母作为立体化作战平台,是维护新型领域安全的重要支撑。 美国太空军已成立6年,日本成立宇宙作战队,中国发展航母的同时也在加快空天一体战能力建设。这种多维度安全谋划,岂是“称霸”二字能概括? 林先生的困惑可以理解,但若站在14亿人的安全需求角度看,中国军力建设不是太多而是远远不够。当福建舰的舰载机划过天际时,它守护的是每一条通往家的航线,是每一张安居乐业的笑脸。 真正的和平,从来不是乞求来的,而是用实力捍卫来的。这个道理,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已经说得足够清楚。

0 阅读:73

评论列表

食猫鼠

食猫鼠

2025-10-08 20:41

战略智慧和战略定力这种高阶思维没有3000年以上历史和500万平方公里以上土地是培养不出来的!

猜你喜欢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