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我,谢娜,要主持央视中秋晚会啦!”10月4日,谢娜在社交平台激动官宣,字里行间透着藏不住的喜悦。这条消息瞬间引爆热搜,有人欢呼“太阳女神回家乡主持”,也有人质疑“综艺咖能驾驭央视舞台吗?”可当10月6日晚,谢娜穿着红色改良旗袍站在德阳玄珠湖的舞台上,用一句“我是土生土长的德阳幺妹谢娜”开场时,所有争议都化作了掌声——这个曾被贴上“疯癫”标签的主持人,用一场稳扎稳打的表现,完成了从综艺到央视的华丽转身。 从“疯癫”到“稳重”:一场被质疑的破局 谢娜的主持生涯,始终伴随着两极评价。2002年加入《快乐大本营》后,她靠“火锅美女”“太阳女神”的搞怪形象走红,却也因“无厘头”风格屡遭诟病。最经典的案例,是2014年与康辉同台主持金鹰奖时,她脱口而出的“编和演就行”被康辉严肃纠正“很难沟通”,这段互动至今仍被网友调侃。2023年,她因助理抢手机事件、浪姐4“关系户”争议陷入舆论漩涡,甚至被问“到底是谁在喜欢谢娜?” 但这次,她选择用行动回应。为了主持央视中秋晚会,她提前三个月准备:从台词咬字到语速把控,连礼仪手势都反复练习,手机屏保换成“稳住”给自己打气。晚会当天,她一改往日跳脱,红色旗袍搭配利落束发,站姿端庄;开口时语速放缓,吐字清晰,既保持了央视所需的庄重感,又用一句四川方言问候让舞台多了烟火气。当她与李斯丹妮合作说唱《火辣的毛血旺》,歌词里融入三星堆、德阳潮扇等文化符号时,网友直呼“这才是巴蜀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 张杰的骄傲:家庭的支持是最硬的底气 谢娜的蜕变,离不开张杰的默默支持。10月6日晚,张杰守在屏幕前,看着妻子用四川话介绍家乡,双胞胎女儿跳跳、俏俏和小女儿小咘芽兴奋地拍手。演出结束后,他第一时间发文:“看着屏幕上发光的你,孩子们说要奖励你吃月饼。”这句带着烟火气的表白,瞬间戳中网友泪点。 这对夫妻的互动,从来不是“女强男弱”的剧本。2006年,谢娜已是湖南卫视当红主持人,而张杰只是选秀新人,她不顾外界议论主动表白;张杰则用“她永远不用长大”的承诺,给了她最踏实的依靠。14年婚姻里,他们互相成就:谢娜在《乘风2023》成团夜说“喜欢我的人会特别喜欢我带给大家的快乐”,张杰则用演唱会上的鲜花、共享单车上的拥抱,诠释着“婚姻是每天重新爱上对方的过程”。 争议背后的真相:突破需要勇气,成长需要时间 谢娜的主持争议,本质是“娱乐风格”与“文化场合”的适配问题。央视总撰稿杨启舫用“麻辣月饼”形容她的风格:“庄重外壳包裹着川味内核,刚柔并济。”这种评价,恰恰点破了公众对主持人的刻板印象——似乎只有“端着”才配得上央视舞台。但谢娜用实际行动证明:风格没有高低,只有是否用对场合。 从6岁跟着文艺骨干父母登台,到北漂时的摸爬滚打,再到如今站上家乡的央视舞台,谢娜的每一步都踩在质疑声中。但正如她在晚会后说的:“我知道大家对我的印象还停留在综艺里的样子,所以确实很紧张。但央视的舞台要求很高,我不敢说做到了完美,但真的拼尽了全力。”这份诚恳,比任何技巧都更打动人。 写在最后:所谓突破,不过是把质疑变成阶梯 谢娜的主持首秀,让我想起一句话:“所谓成长,就是撕掉标签,重新定义自己。”她从“疯癫女神”到“央视主持人”的蜕变,不是偶然,而是二十多年坚持的必然。而张杰的那句“孩子们说要奖励你吃月饼”,则让我们看到:家庭的支持,永远是一个人最硬的底气。 评论区聊聊:你如何看待谢娜从综艺到央视的转型?是“突破自我”还是“风格错位”?或者,你身边有没有类似“被质疑却坚持突破”的故事?说出来,或许你的经历,能成为别人勇敢前行的光。毕竟,每一次质疑,都是成长的邀请函。 来源:潮新闻
央视秋晚官宣谢娜啦!虽然是分会场的主持,但也说明了谢娜在主持届的地位。大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