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要求,从2027年开始,所有在欧盟市场销售的手机都必须配备用户可自行更换的电

蒙图信众 2025-10-08 00:02:34

欧盟要求,从2027年开始,所有在欧盟市场销售的手机都必须配备用户可自行更换的电池。以后的苹果手机估计是这样的了? 这一要求刚公布,就引发了全网热议,不少人半开玩笑地问:“难不成以后的苹果手机,要退回到当年拆壳换电池的老样子?” 用过苹果手机的人都知道,从 iPhone 4 开始,苹果就走上了一体化机身的设计道路,电池被紧紧固定在机身内部。 用户要是想自己换电池,不仅得备齐专业拆解工具,一不小心还会破坏机身的密封性,甚至直接失去官方保修资格。 这样的设计,固然是为了让手机更轻薄、防水性能更好,但也把苹果电池的 “痛点” 无限放大。 一方面,苹果电池的衰减速度一直遭人诟病,很多用户反映,iPhone 用满一年,电池健康度就会掉到 80% 以下可官方换一块电池要几百块,还得提前预约、排队等待; 另一方面,苹果当年的 “降频门” 更是让它丢了不少信任 ——2017 年,有用户发现旧款 iPhone 会因为电池老化,被系统自动降低运行频率,可苹果一开始压根没主动告诉用户。 这些问题凑到一起,让苹果在欧盟市场的电池争议就没断过,当地消费者组织多次呼吁苹果开放电池更换权限,欧盟甚至曾以 “阻碍消费者维修权” 为由对苹果展开调查。 现如今出门在外要是手机没电,只能到处找充电宝或者充电插座,哪有以前揣两块电池,没电了随手一换来得方便。 也正因为这样,欧盟的新规在当地得到了不少支持,消费者觉得这既能降低使用成本、减少浪费,还能解决续航焦虑尤 可把目光拉回中国,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充电设施的普及程度和便携充电设备的创新,让 “可自行更换电池” 的需求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先说说无线充电的覆盖范围: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无线充电早就不是高端商场、写字楼的 “专属福利” 了, 就连街边的咖啡店、便利店,甚至部分地铁站、公园的休息区,都装了无线充电板,消费者点杯喝的功夫,手机就能充上不少电; 有些城市的出租车、网约车也陆续加装了无线充电装置,上下班路上就能顺手给手机补电。 这种 “随时随地都能充电” 的场景,让用户很少会陷入 “手机没电又没带备用电池” 的尴尬。 再看便携充电设备的升级:现在的充电宝,早就不是以前那种 “砖头似的” 笨重样子了。 超薄款的充电宝厚度还不到 1 厘米,重量也就 100 多克,放进牛仔裤口袋一点不占地儿,却能给手机充满一次电; 还有磁吸式充电宝,轻轻一贴就能吸在手机背面,不用插数据线,既方便又不影响用手机。 更关键的是,中国消费者早就受够了 “关机换电池” 的麻烦 以前用可拆卸电池的手机时,每次换电池都得先关机,等几分钟再开机,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打断正在打的电话、导航的路线、传输的文件; 除此之外,中国手机行业在电池技术和快充领域的突破,也让大家对 “可拆卸电池” 的需求越来越低。 现在主流国产手机的电池容量,普遍都在 4500mAh 以上,有些机型甚至超过 6000mAh,充一次电就能用一整天; 快充技术更是走在全球前面,65W 快充已经成了中端机型的标配,120W、210W 的快充也慢慢普及开来,10 多分钟就能把手机电池充满,比找备用电池、关机更换的速度还快。 这种 “大容量电池 + 超快充” 的组合,大大缓解了大家的 “续航焦虑”,用户自然也就不再怀念可拆卸电池的时代了。 欧盟的电池新规,说到底是根据当地的消费需求、环保理念和维修权益保护做出的选择,而中国市场的发展方向,更多靠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 两者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是适应了不同地区的使用场景和用户习惯。

0 阅读:43
蒙图信众

蒙图信众

蒙图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