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俄罗斯的铁矿,应该就是中国敢叫板澳大利亚的原因。据俄罗斯官方公布数据,铁矿石储量290亿吨,世界第三。特别是中部富矿区可直接冶炼。 俄罗斯拥有全球第三大的铁矿石储量,官方数据大约290亿吨,俄罗斯中部一些富矿带品位较高,开采出来之后可以直接用来炼钢,少了复杂工艺,既省成本又提效率。 随着中俄贸易协作深入,越来越多优质铁矿通过铁路和新开发的口岸,高效运往中国东部和北方沿海。 这不仅让中国多了一个稳定的海外矿石渠道,也让澳大利亚作为“铁矿龙头”的位置开始动摇。 而这种变局,不仅仅是中俄双边的默契,巴西的相关企业也在铁矿供应上持续加码与中国合作,像淡水河谷公司就增加了对华出口,并优化了运输和港口运营。 巴西铁矿占中国进口总量的份额涨得很快,在澳大利亚试图联合涨价、维持高位供货的同时,巴西选择更灵活和开放的策略,无形中削弱了澳方与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 中国铁矿进口已呈现多元化趋势,俄罗斯、巴西、还有非洲和东南亚的新矿点都在持续增加供应。 虽然一些新矿区处于开发初期,距离大规模稳定供货还需要时间,但整体格局已经不可逆转。 澳大利亚铁矿石在中国进口总量中的比重,较几年之前明显下降,以往中国进口澳矿高峰时能占澳铁矿出口总量七成,如今这个数字逐年缩水。 靠联合涨价的老策略,澳企已经难以像以前那样轻松取得优势。 同时,中国自身也在不断挖掘国内铁矿资源潜力,通过技术革新和绿色冶炼,国内低品位矿石的利用率显著提升。 废钢回收、钢铁循环利用的速度加快,进一步减少对外依赖,各地钢铁集团布局海外资源,争取和铁矿生产国直接谈判,绕过中间层,一方面压缩了成本,一方面让协议更具弹性。 中俄之间新建的陆路通道,还有北方海运航线,为进口铁矿带来全新的选择。 无论是时间还是成本,都比以往依赖澳大利亚单一路线更加经济高效,这样的新连接方式,全球市场范围内都在关注。 谁掌握高效运输,谁就有更强供应链优势,过去一旦澳中之间关系有波折,铁矿石价格立刻波动,也给投机资本提供了炒作空间,现在钢企议价更有底气,价格运行更理性。 中国高度重视大宗资源安全,最近几年提得最多的就是“资源多元化布局”和供应链自主可控。 不断推动国内钢铁企业在海外设厂、落地投资,与资源国签署长期协议,这些布局不仅为铁矿供应增加保障,还让生产企业对未来原材料价格走势心里更有数,谁还敢用涨价威胁,企业就能用新渠道对冲。 澳大利亚在全球铁矿市场上的强势地位,实际上正在被一点点削弱,新矿源不断上线,巴西和俄罗斯积极扩容,中国国内利用率提升,运输和协议都实现升级。 过去那种“联合涨价、包揽出口”的模式,已经不再轻易奏效,中国钢铁企业在采购和谈判时,话语权变得更重,议价空间增大,对于全行业来说,这是供应链安全上的重大进步。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新浪网《290亿吨俄罗斯铁矿入局,昔日一锤定音的澳大利亚铁矿“铁王座”正在熔化》
俄罗斯要妥协了,牺牲普京就能拯救俄罗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愿意为有条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