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万美军面临断粮,特朗普对华变友善 据观察者网援引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在1

豌豆大说法 2025-10-07 11:49:23

130万美军面临断粮,特朗普对华变友善 据观察者网援引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在10月4日的公开通报,得克萨斯州已有军人家属凌晨5点就排队领取救济粮。 这不是电影桥段,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美国军人,这个国家最核心的武装力量,竟因政府停摆而面临断粮断饷的窘境。 这一局面的根源,要追溯到国会两党在财政拨款问题上的激烈对峙。共和党与民主党在边境安全、社会福利等议题上互不让步,最终导致新财年预算案无法通过。 联邦政府部分机构因此关门,军人工资发放系统陷入停滞。虽然国防部紧急启用应急资金维持基本运转,但应急资金无法覆盖所有军饷支出,尤其对基层士兵和家属影响巨大。 许多军人家庭本就依靠固定军饷维持生活,一旦断供,连基本食物都难以保障,只能转向慈善机构或政府临时救济点求助。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美国历史上首次因政府停摆影响军人群体,但此次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却极为罕见。 130万现役军人背后是数百万家庭,一旦军心不稳,不仅影响部队战备状态,更可能动摇国家安全根基。 莱维特的警告并非危言耸听——军队若长期处于经济焦虑中,其忠诚度与士气必然受损,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就在国内危机持续发酵之际,特朗普方面却释放出对华关系缓和的信号。据多方权威信源披露,中美双方已确认将在10月底于秘鲁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举行会谈。 特朗普本人近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希望与中国在贸易问题上“达成重要一致”。这一表态看似突兀,实则有其现实逻辑。 特朗普的核心票仓之一,正是美国中西部的大豆、玉米等农产品主产区农民。 自2018年贸易战以来,中国对美农产品采购大幅减少,导致大量农场主收入锐减,债务高企。尽管美政府后期有所调整,但结构性矛盾未解。 如今特朗普再度释放善意,显然意在为即将到来的选举周期铺路。他需要向农民群体传递一个明确信号:只要他重新掌权,就能打开中国市场,让大豆重新流向中国港口。 事实上,中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年进口量长期维持在9000万吨以上。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虽有所恢复,但仍远低于贸易战前水平。 若中美能在APEC框架下就农产品贸易达成新安排,不仅可缓解美国农民困境,也有助于稳定全球粮食供应链。 对中国而言,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适度扩大优质农产品进口,亦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 更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此时提出“希望中国帮一个大忙”,其潜台词或许不止于贸易。面对国内政府停摆、军心浮动、经济数据疲软等多重压力,他急需一个外交突破口来转移视线、提振支持率。 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治理、气候变化、地区安全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若能在关键议题上获得中方某种形式的配合或表态,对特朗普重塑“强势领导人”形象将大有裨益。 当然,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帮忙”都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与平等互利基础上。中国不会因美方一时困境而放弃原则,也不会被短期政治信号所裹挟。 但若美方真能拿出诚意,回到对话与合作的轨道,双方完全有可能在管控分歧的同时,找到务实合作的新空间。 眼下,美国政府停摆仍在持续,军人家庭的困境尚未缓解,而APEC峰会的脚步日益临近。 特朗普的“友善”表态,究竟是危机下的权宜之计,还是战略转向的开端,尚需观察。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高度互联的世界里,一国的内部危机往往会产生外溢效应,而大国之间的互动,也从来不只是外交辞令的简单交换。 未来一个月,中美如何在动荡与期待中寻找平衡,不仅关乎两国人民福祉,也将影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走向。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 2025-10-04 美政府关门致130万美军无处领饷,有军属5点起排队领救济粮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豌豆大说法

豌豆大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