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白宫宣布了 10月7日,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在CNN镜头前宣布:政府每停摆一周,GDP蒸发150亿美元,相当于每周从每个美国人钱包里抠走45美元。 这个数字狠到什么地步?得拉历史出来对比才看得真切。2018到2019年那场创纪录的35天停摆,折腾了一个半月,总损失也才110亿美元。如今可好,七天时间就烧完了当年一个半月的量,烧钱速度直接翻倍,简直是在往火堆里扔钞票。 更让人揪心的是那些回不来的损失。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复盘过,上回停摆的110亿里,有30亿是永久性消失的,再也没法通过后续经济活动补回来。按哈西特给出的模型算,现在停摆一个月,永久性损失就能达到130亿,相当于把当年的历史教训当草稿纸,越写越潦草,代价也越来越离谱。 这150亿可不是凭空消失的数字,它藏在无数人的生活和工作里。受停摆影响,已有约75万名联邦雇员被迫停薪休假,还有大量军队、边境巡逻人员得“无薪上班”,拿不到工资的日子,谁的家庭开支都得紧一紧。美国副总统万斯早就警告过,停摆要是拖得久,裁员潮很快就会来,商务部下属的专利与商标办公室已经计划在1.4万名员工里裁掉1%,这只是开始。 这些人的收入没了,消费自然跟着缩水。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的备忘录里算得明白,停摆一个月,消费者支出会减少300亿美元,一半是联邦雇员直接没钱花,另一半是波及其他行业的连锁反应。餐馆、超市、零售店这些靠民生消费撑着的地方,最先感受到寒意,毕竟大家口袋空了,谁还敢随便花钱。 公共服务的停摆更是把“损失”俩字具象化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90%以上的员工都得休假,只留393人处理紧急事务,要知道他们监管着数千家上市公司和交易所,人手一减,市场监督的漏洞肉眼可见。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更夸张,543名员工里只留5.7%在岗,预防市场欺诈的防线直接变薄。 航空业的日子也不好过。联邦航空局超过4.4万名员工中,1.1万人被迫休假,剩下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得无薪干活。本来航空业就缺人,这下更顶不住,要是航班多起来,联邦航空局只能放缓起降节奏,延误和取消会成常态,旅游业跟着遭秧。美国旅游协会算过,停摆一周,旅游业就得损失10亿美元,这还没算国家公园关闭的影响。 那些闻名世界的景点早已一片冷清。华盛顿纪念碑、国会大厦都关了门,费城的自由钟、密西西比州的军事公园也不对外开放,不少游客的行程全被打乱,只能对着紧闭的大门叹气。 国家公园管理局三分之二的员工都休了假,虽然部分露天区域还开着,但没人维护的话,垃圾一堆积、资源遭破坏,最后还是得关门。国家公园保护协会的数据显示,公园每天光门票收入就少100万美元,周边商户每天损失更是高达7700万美元,小老板们急得团团转。 更要命的是,经济决策还陷入了“失明”状态。美国劳工统计局因为停摆,连月度就业数据都没法按时公布,接下来的消费者价格指数等关键通胀数据也得延后。要知道现在美国经济正处在就业疲软、通胀顽固的节骨眼上,美联储本来就靠这些数据判断要不要调整政策,这下没了参考,简直是“在浓雾中盲飞”,安永-博智隆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格雷戈里·达科都觉得这太危险。 私营企业的日子同样难熬。那些靠政府合同吃饭的公司,付款一延迟,现金流直接断了,小公司说不定就得倒闭。牛津经济研究院的瑞安·斯威特算过,停摆每周会让第四季度年化经济增长率下降0.1到0.2个百分点,虽然政府重启后部分损失能补,但要是停摆数周,伤害就不可逆了。华盛顿公平增长中心的迈克尔·林登说得实在,现在美国经济本就站在刀刃上,就业增长放缓,工资涨不动,中产阶级都觉得手头紧,哪经得住这样折腾。 更讽刺的是,这次停摆的伤害比以往都更难扛。2018年那次停摆,还有些机构提前拿到资金能继续运转,这次没一个能幸免,所有部门齐刷刷受冲击。特朗普政府还放话要大规模解雇联邦雇员,而不只是暂时休假,这一下就把短期冲击变成了长期伤害,毕竟岗位没了,再想恢复就难了。 当初谁也没想到,两党在预算上的分歧,会酿成这么大的经济窟窿。从员工的工资单到企业的现金流,从游客的行程单到市场的信心指数,几乎没哪个角落能躲开这场停摆的冲击。哈西特在镜头前报出的150亿,每一分都连着无数人的生计,可两党还在互相推诿,没人能给出解决办法。 照这架势,停摆多拖一天,这150亿的窟窿就多扩大一分,那些永久性损失更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美国经济这趟车,正在被两党的博弈拽着往沟里滑,而买单的,终究是每个普通美国人。 信源:新华网《美国政府“停摆”持续多重负面影响显现》
就在刚刚 美国白宫宣布了 10月7日,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在
史鉴奇谈
2025-10-07 11:02:11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