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报复,已经开始了,但目标不是法国!很多人以为俄罗斯会派核潜艇去硬刚法国。错了!真相是,克里姆林宫最擅长的,是“杀鸡儆猴”,基辅的上空,很快将迎来新一轮更猛烈的“导弹雨”! 法国特种部队在圣纳泽尔基地扣押“博罗凯”号油轮那下,不少人都猜俄罗斯得跟法国掰掰手腕,甚至有人脑补出核潜艇开赴大西洋的戏码,但懂行的都知道,克里姆林宫从来不会按别人的剧本出牌。 这艘长244米、悬挂贝宁国旗的油轮,9月20日刚从俄罗斯普里莫尔斯克港出发,要往印度运石油,就因为被法国归为“影子船队”成员,怀疑跟丹麦无人机事件有关,硬生生被拦了下来,马克龙还高调说这是“非常重要的行动”,摆明了想借着制裁拿捏俄罗斯的石油收入——要知道他自己都承认,这类船队撑起了俄军40%的战费 可普京压根没接这个直接对抗的茬,三天后就让基辅的天空给出了答案,这一手“杀鸡儆猴”玩得比谁都溜。 俄军当天砸过去的32枚导弹可不是瞎扔的,“口径”巡航导弹和“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搭配着来,精准度早就经过了实战检验。 首要目标就是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大楼,这地方堪称乌军针对俄罗斯的“捣蛋司令部”,之前乌军多次用无人机袭击俄黑海舰队,包括9月底炸伤两架别-12反潜机、造成3000万美元损失的行动,背后都有这个机构的影子。 更有意思的是,这地方早就是俄军的“老熟人”了,2023年5月那次打击,直接把局长布达诺夫炸成重伤,得靠美军机从波兰转运到德国治伤,乌方嘴硬说没事,却连张他露面的照片都拿不出来。 这次再补一刀,等于直接端了乌军的“无人机大脑”,往后黑海舰队那边能清净不少,这种精准打击可比跟法国军舰对峙实在多了。 另一处被端掉的利沃夫北约武器转运中心,更是戳中了北约的软肋。利沃夫离波兰边境就70公里,早成了西方援乌的“桥头堡”,北约的弹药、装备从波兰热舒夫基地运过来,第一站就是这儿,之前甚至有每天17架次运输机往这儿送武器的记录。 俄军早就摸透了这个规律,2022年就炸过这儿的弹药仓库,这次更是精准摧毁转运枢纽,等于掐断了乌军的“补给线”。 消息一出来,波兰连夜紧急出动战机,防空系统全拉到最高戒备,这反应恰恰说明北约心里门儿清,俄罗斯这是借着打乌克兰,警告他们“别以为躲在后面送武器就没事”。 其实这套路俄罗斯早用得炉火纯青了,2022年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后,俄军连续两天发射上百枚导弹砸向乌克兰全境,普京直接定性为“恐怖主义报复”,既敲打了基辅,也让当时高调援乌的北约国家老实了好一阵。 这次对付法国也是一个逻辑:法国是北约成员国,真动了法国,等于触发集体防御条款,那战事就不是俄乌冲突这么简单了,普京才不会犯这种战略错误。 但不回应又不行,毕竟“博罗凯”号被扣戳了俄罗斯的经济痛点,所以拿乌克兰开刀是最优解——既教训了这个北约的“代理人”,又让法国明白,他们的行动只会让乌克兰买单,自己捞不到半点好处,反而可能把局势引向失控。 而且俄军这波打击的时机选得极妙,正好赶在马克龙呼吁欧洲加大对“影子船队”打击力度的时候。 法国想靠扣船扼杀俄罗斯的石油贸易,俄罗斯就用导弹证明:你断我的路,我就断你支援的路,看谁先扛不住。 更狠的是,这种打击让北约陷入了两难——承认转运中心被摧毁,等于暴露了自己深度介入战事;不承认,又挡不住武器补给被切断的现实,只能像之前德国工兵被炸死那样,捂着盖子说“是雇佣兵意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要是真像外界瞎猜的那样派核潜艇硬刚法国,反而落了下乘。且不说核潜艇出动容易引发核威慑升级,单说实际效果,炸艘法国军舰能解决什么? “影子船队”还有上千艘船,根本不影响大局,但打乌克兰就不一样了,既瘫痪了乌军的作战能力,又敲醒了那些想跟风法国搞事情的北约国家——波兰、波罗的海三国这些平时跳得欢的,看到利沃夫被炸后波兰的紧张劲儿,心里肯定得犯嘀咕,下次再想扣俄船、送重武器,就得掂量掂量乌克兰能不能扛住俄军的报复。 这32枚导弹背后藏着的算计,比直接对抗高明多了。普京用行动告诉所有人:俄罗斯不怕事,但更懂怎么用最低成本解决事。 法国想当出头鸟?行,那就让你看着自己支援的乌克兰挨打,让其他北约国家看看“出头”的代价。 基辅的导弹雨不仅是打给泽连斯基看的,更是打给马克龙和所有北约成员国看的,这声警告比核潜艇的螺旋桨声管用十倍。
俄罗斯要妥协了,牺牲普京就能拯救俄罗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愿意为有条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