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10月6日,央视新闻报道称荷兰阿姆斯特丹爆发大

谷丝说世界 2025-10-06 09:58:49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10月6日,央视新闻报道称荷兰阿姆斯特丹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约25万民众呼吁政府对以色列采取更强硬态度并结束加沙冲突。 阿姆斯特丹广场挤满了人。25万人举着牌子喊口号。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来。老人坐在轮椅上挥旗子。这是荷兰今年第三次大游行。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抗议,而是一场全民觉醒的海啸。25万人,相当于阿姆斯特丹市区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整个市中心水泄不通,连运河边的自行车道都站满了人。 现场画面直击人心:孩子举着稚嫩的“停止杀戮”画作,老人颤巍巍地摇着巴勒斯坦国旗。最震撼的是那句震耳欲聋的集体怒吼:“我们看到了,我们不答应!” 荷兰民众的怒火早已积蓄。5月的万人游行只是序幕,而以色列近期扣押载有援助物资的“全球坚韧船队”,彻底点燃了导火索。连瑞典环保领袖格蕾塔·通贝里都因此被短暂拘留,这让欧洲的和平主义者感到无比愤怒。 相比之下,荷兰政府的表现则显得软弱无力。首相马克·吕特虽在3月就“担忧加沙人道灾难”,但至今未采取任何实质性制裁措施。民众此次大规模上街,正是要用选票和声音,逼迫政客们从“口头谴责”转向“实际行动”。 这股浪潮早已席卷全欧。柏林有3500人聚集守护加沙儿童,巴塞罗那的民众痛斥以军袭击平民,布鲁塞尔更有10万人包围欧盟总部。欧洲大陆正在用行动发出同一个声音。 最令人敬佩的是民众的主动担当。他们不等政府冗长谈判,自发筹钱采购物资送往加沙。船队被扣,就立刻走上街头。这种公民自觉,恰恰填补了官方外交的缺位和无力。 现场随处可见象征巴勒斯坦的“库非亚”头巾和西瓜图案。值得一提的是,荷兰最高法院近期裁定,这些符号属于合法言论自由范畴,这无疑给了抗议民众更坚实的法律支持。 有人质疑游行的实际效果?看看比利时就知道了。在10万人的强大压力下,比利时副首相已公开承诺,将推动承认巴勒斯坦国。事实证明,民众的怒吼,真的能撬动政策的转向。 以色列这次是真的慌了。从之前驱散荷兰学生的校园抗议,到如今面对25万民众的汪洋大海,再强硬的军事拳头,也砸不碎人心所向。 荷兰政府这次再也无法装睡。面对民众的第三次施压,如果依旧拿不出像样的强硬措施,下次游行的规模恐怕会更加惊人。 这股力量的震撼之处在于:从蹒跚学步的孩童到坐轮椅的老者,没有统一组织,却能自发拧成一股绳。这才是“正义不会缺席”最生动、最实在的写照。 永远不要小看普通人的愤怒。当25万双眼睛紧紧盯着政府,当多国的抗议连成一片,即便是最蛮横的强权,也不得不重新掂量自己的行为。 加沙的苦难已经持续太久。而在阿姆斯特丹,我们终于看到了最滚烫的回应——公道从来不是被动等来的,而是无数人勇敢站出来,一步一步争来的。欧洲抗议活动 荷兰 以色列万人示威 荷兰冲突 阿姆斯特丹广场

0 阅读:0
谷丝说世界

谷丝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