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为什么没有被德军彻底耗光?其实苏联和德国是在同一场灾难中倒下的,只不过苏联比

明明很懂行 2025-10-04 10:13:19

苏军为什么没有被德军彻底耗光?其实苏联和德国是在同一场灾难中倒下的,只不过苏联比德国多撑了四十五年,由于斯大林的决策出现了重大失误,苏联在战争初期损失非常大,几乎所有战前的正规军都打光了,之后只好不断增兵,临时拼出一支整体素质很一般的队伍,用数量去死死拖住对方,所以一直到战争结束,苏联为对付德国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伤亡。 苏军在二战头几年差点就被德军打没,阵地上正规军快被消耗光了,战斗力一下掉到谷底,只能咬紧牙关一轮轮征兵,把还未成年的学生和在田里的妇女都拉进了前线,那个时候苏军的后勤极度紧张,连温饱和基本装备都难保障。 就在快撑不住的时候,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大量把武器、卡车、飞机运到苏联北方港口和南线口岸,让苏联部队多少能跟上德军的脚步,美国的支援极大缓解了苏联后备资源的压力,各种装备让苏军的机械化程度不再悬殊过大。 而苏联在工厂快被毁灭的时候果断实施了大规模工业迁移,把关键机器拆运到乌拉尔等后方地带,到了新厂区,老人小孩都被安排上生产线,虽然靠不了高标准,但起码保证武器弹药不断。 这种全体动员生产加上补给线畅通,支撑着苏军挺过了最困难的日子,到后来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两场大战改变了战略局势,双方死伤惨烈,苏联用巨大代价把德军的攻势逐步顶了回去,反击步步逼近柏林。 打赢之后苏联并没有迎来安稳,国家人口损失超过两千多万,几乎全是青壮年男人,村里田间都是妇女、老人和小孩,重建压力压得所有人喘不过气,农田和基础设施被破坏严重,粮食产量大减,生活物资极度短缺,市民得排长队才能买到基本生活用品。 政府并没有把全部精力用在恢复民生,而是很快又把国家资源投向大规模军备竞赛,和西方冷战死磕,还把重点放在发展核武器和重工业,表面上军事实力强劲,实际上百姓生活一直难改善,普通人苦苦在生计线上挣扎。 这种发展路子使得苏联短期内变得强大,却也给国家埋下了不小的隐患,日积月累内部矛盾不断恶化,到最后苏联还是拖着残破的家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解体成了历史的注脚,苏联用尽全部力量赢得了战争,但也失去了支撑国家的底气。

0 阅读:0
明明很懂行

明明很懂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