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乌军女兵,在接受乌克兰电视台采访,被问到前线当下更缺人,还是更缺无人机时,她表示,前线最缺的是人,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缺不缺人的事儿,而是人快打光了。 这事儿说起来挺扎心的,一个乌克兰女兵在电视台镜头前直言不讳,前线缺的不是高科技玩意儿,而是活生生的人手。2025年夏天,这段采访一播出,就在网上炸了锅。大家都知道,俄乌冲突打到现在,乌克兰军队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人力这块儿成了最大瓶颈。别看无人机天天上热搜,炸坦克、侦察敌情啥的都行,但再牛的机器也得有人来操作、指挥、补位啊。光靠装备再多,没人顶上去,阵地就得丢。这话听着简单,背后却是层层叠加的麻烦。 先说说战场上的实打实情况。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军队在顿巴斯地区推进得有点儿势头,虽然速度不快,但一步步蚕食乌克兰控制区。根据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分析,从2024年1月到2025年4月,俄军在东部前线平均每天推进不到150米,拿下不到5000平方公里地盘。 这推进看着小,代价却大。乌克兰总司令叙尔斯基直言,俄军春夏攻势基本被打乱了,他们靠小股步兵突击,一天上千次小规模冲锋,搞什么“千刀万剐”的战术。 结果呢?乌克兰军队扛住了,但自己也伤筋动骨。泽连斯基在2025年2月中旬更新数据,乌军阵亡超过4.6万人,受伤38万人,还有6.3万人下落不明,其中九成是士兵。 算上恢复回来的,实际损失得翻倍。以前开战头两年,乌军现役25万人几乎打光了,后来靠动员勉强凑到88万,可这数字现在听着都虚。2024年一年就丢了近60万人,2025年前三个月又搭进去13万,这消耗速度,搁谁身上都顶不住。 为什么缺人缺到这份儿上?根子在动员上。乌克兰从2022年就开始大动干戈,动员法改了又改,最低征兵年龄从27岁降到25岁,美国那边还催着再降到18岁。 泽连斯基办公室没答应,不是不想,是装备跟不上。光膀子让刚成年的小子上前线,那不是送人头吗?后来转头瞄准女性,国防部一口气买了5万套女式军服。 现在女性服役人数破7万,占总兵力的7%,还在往上蹿。基辅独立报报道,一个旅队搞了史上头一遭针对女性的招募活动,主推技术岗位,像无人机操作啥的。 女性比例翻倍,从入侵初期到现在,越来越多妹子扛枪上阵,当炮手、无人机手。 但这也暴露问题:男兵不够用了,只能拉女性补窟窿。议会没通过强制征女性法案,可实际操作中,性别平等顾问都进旅队了,推女性进作战角色。 动员听着容易,做起来一堆坎儿。想当兵的少,逃兵倒成堆。金融时报数据,2024年前10个月逃兵数超前两年总和。 明明不让服役年龄男性出境,还是有人钻空子,去盟国训练营顺势开溜。基辅征兵中心副主任都急眼了,说母亲带娃出国逃命,国家前途谁管? 到2025年,逃兵危机更严重,乌军可能因为伤亡和逃跑缩水20万人。 德新社报道,有些逃兵三月前被宽大处理,能无罚归队,可很多人宁愿躲着。 还有法国训练的第155旅,几十号人训练中就跑了,基辅正查。 为什么跑?战场上无限期待命,装备短缺,伤亡高,谁不怕?半岛电视台说,有些人觉得逃跑比无休止打仗强。 海外乌克兰男性也成目标,25到60岁得去征兵站报到,可远水救不了近火。没办法,只能招雇佣兵。第47机械化旅里混进哥伦比亚、巴西、日本人啥的,五国雇佣兵组队。 但这些外援靠不住,苏梅方向,30个哥伦比亚雇佣兵被扔前线,陷半包围没人管。 说白了,他们是底层补充,乌军自己都缺人,哪顾得上外人死活。亚速营前参谋长博格丹·克罗特维奇说得直白,顿涅茨克北部俄军11万人进攻,是乌军三倍,旅级部队编制率才30%,勉强守阵都不行。 前线具体咋样?红军城方向,俄军一天突进15公里,丢157平方公里地,就因为步兵跟不上。 康斯坦丁诺夫卡包围圈,3000多乌军一夜全歼,外媒证实一周损失1.5万人。 ISW评估,俄军2025年推进虽慢,但乌军步兵危机加深,叙尔斯基叫“全面渗透”战术。 顿巴斯、红军城、康斯坦丁诺夫卡,这些地名听着眼熟,就是人力坑最大的地方。部队从南部撤下来休整,24小时内又北上堵缺口,纯属疲劳作战。 军官公开抱怨,预警早收到,支援却光传命令不干实事。 无人机这块儿,乌克兰确实玩得溜。2025年,全国变身无人机工厂,普通人帮忙组装。 女性无人机手越来越多,ABC新闻报道,她们专打俄军无人机。 机器人车也上场,省人力干危险活。 大西洋理事会说,今年底要产1.5万地面机器人,帮补人力。 Politico夸乌克兰创新,2025年5月东部前线,无人机还送补给救命。 但再创新,也绕不开人这关。克罗特维奇算过,一天动员10万,训一个月上前,也只顶两三周,扎波罗热到苏梅的防线,填不满。
一名乌军女兵,在接受乌克兰电视台采访,被问到前线当下更缺人,还是更缺无人机时,她
文史啊旺
2025-10-02 22:45:4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