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放出狠话:如果中国真有一天开打,别以为手里握着航母和导弹就能高枕无忧!

文史啊旺 2025-10-01 21:45:35

俄罗斯媒体放出狠话:如果中国真有一天开打,别以为手里握着航母和导弹就能高枕无忧! 最近俄罗斯媒体上冒出这么一句硬气的话,直戳人心窝子。说白了,就是提醒大家,单纯靠航母和导弹这些高大上的装备,在真刀真枪的冲突里可不一定稳赢。尤其现在美日动作频频,中俄这边自然得亮出态度。这事儿得从美国在日本搞的那个导弹部署说起。 美国这几年在亚太地区动作不断,特别是印太战略推得飞起。2025年8月底,美国陆军把“堤丰”中程导弹系统运到日本岩国空军基地。这玩意儿不是小打小闹,它能打500到3000公里范围的陆基导弹,火力覆盖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中国东北甚至华北部分地区。名义上是参加美日联合军演“Resolute Dragon 25”,临时部署,演习完就撤。但谁信啊?这分明是冲着中俄来的,摆明了想在自家门口安个钉子,随时能戳一刀。岩国基地位置敏感,就在本州西南沿海,离东海和南海航道近得很,战略价值高。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那天就直接开炮了。她在例行记者会上直言,美国这步棋是破坏稳定的又一招。扎哈罗娃强调,俄罗斯和中国不会只停留在政治层面回应,如果真有侵略,两国会联合起来,用实际行动反制。她特别点出,中俄伙伴关系不针对谁,但安全利益得守住。从俄罗斯的经验看,光攒武器不行,得有实战协调和全方位布局。这话听着像警告,但骨子里透着务实。俄罗斯过去几年在乌克兰那边折腾,深知高精尖装备不等于胜算,得靠战术灵活和战略预判。 中国这边反应也快。外交部发言人毛宁9月18号表态,说美国部署“堤丰”加剧地区紧张,破坏战略平衡。中国军方专家分析,这系统针对性强,实战意图明显,能快速响应潜在冲突。但中方重申,和平发展是主流,不会主动挑事,可也不会坐视不管。两国都警告日本,别把自家地盘借出去当靶子。日本政府呢,嘴上说这是防御需要,配合美日同盟,但私下也得掂量掂量,东北亚这池水本就浅,搅和多了容易翻船。 为啥俄罗斯媒体把话说得这么狠?其实扎哈罗娃的发言就是源头。她在会上反复提,俄罗斯和中国会“军事技术措施”回击。这不是空喊口号,俄罗斯有底气。过去几年,中俄军事合作走得近。2024年,两人就搞了14场联合演习,空军海军陆军全覆盖,创下纪录。2025年也没闲着,8月1到5号,在日本海域来场“海上互动-2025”,练潜艇救援、反潜战、导弹防御。9月还有“联合海-2025”和中伊俄“三国安全带”海军演习。这些不是走过场,重点在多领域协同,比如无人机侦察、电子干扰、情报共享。俄罗斯媒体借着这事儿放话,就是想说,中国别光看自己航母辽宁舰、山东舰下水,导弹东风系列亮瞎眼,得明白,现代战争拼的是系统,不是单兵作战。光有硬件,没软件整合,遇到联合围堵就悬。 美国退群INF条约后,中导竞赛重启,本来就敏感。现在把导弹塞到日本,等于在俄罗斯和中国家门口安炸弹。俄罗斯远东核心区、中国东北工业带,全在射程内。普京政府早说过,这种部署会引发军备竞赛。扎哈罗娃的表态,其实是俄罗斯一贯风格:外交上硬气,行动上跟上。记得2022年俄乌冲突初期,俄罗斯就靠多维战术顶住压力,不是单纯火力堆砌。中国这边,军改后强调联合作战,航母编队、导弹部队、空军协同越来越顺溜。但俄罗斯媒体点出的问题有道理,装备再牛,没实战磨合,纸上谈兵容易吃亏。 从日本角度看,这部署也非上策。日本自卫队实力不弱,但依赖美国保护伞。允许“堤丰”上岛,等于把日本绑得更死。俄罗斯和中国联合声明,日本得三思而后行。国际社会反应呢,欧盟国家多保持沉默,怕卷入;东南亚国家担心南海波及。联合国安理会层面,没正式议题,但中俄常驻代表团私下沟通频繁。这局面,接地气地说,就是大国博弈,小国夹缝求生。美国想围堵中俄,建了个“堤丰”网络,从欧洲到亚太,陆基导弹到处点火。但中俄不傻,早开始反制。

0 阅读:0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