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日本华人发话:“现在中国若再战日本,撑不了14年。”其实真正的问题,不是中国“撑多久”,而是今天的日本,还有没有资格谈“撑”。 把八十多年前的抗战史直接拿来评估当下中日实力,本身就显得脱节,那个年代的中国工业落后、武器匮乏,只能凭坚韧和牺牲硬撑十四年。 可今天的中国和当年的中国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现在如果谈“撑”,倒是需要问一句,日本真有能力坚持多久吗? 先看日本这几年干了什么,政治层面,他们已经放弃战后几十年沿用的“专守防卫”原则,开始公开讨论进攻性武力。 军事投入更是连年飙升,2023年的防务开支创下纪录,到了2024年直接冲到7.7万亿日元,目标是在2027年把军费抬到GDP的2%。 与此同时,美日军事联动越来越频繁,冲绳更是被演练得像随时要打仗的前线。表面看,日本似乎在为冲突备战。 但2025年日本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超过三成,这意味着兵源越来越不足,整个社会缺乏维持长期高强度战争的底气。 其次,日本几十年没有征兵制,只靠自卫队支撑,招兵年年吃紧,真有冲突,日本连人都凑不齐,更别说维持一场持久对抗。 靠几艘宙斯盾和几架F-35撑门面,就想和一个完整工业体系的我们打硬仗,这明显是虚张声势。 中国2024年国防经费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海陆空三军全面现代化,航母“福建号”完成系泊试验,电磁弹射技术让远洋作战能力进入新阶段。 更重要的是,中国拥有独立完备的工业体系,从原料到尖端装备都能靠自己实现,而日本高度依赖美国,潜艇技术靠授权,导弹采购也要看美国点头,这种差距不言自明。 很多人说,日本敢强硬,是因为背后有美国,特朗普上台后不断给日本打气,声称支持其增强军力,但结合他过去的风格不难看出,这种承诺很难兑现。 特朗普处理盟友的逻辑一向是“美国优先”,撤军、要钱、撇清责任都干过,真到局势紧张,美国会不会为了日本和大国硬碰硬?答案很值得怀疑。 国际结构也早已不同于冷战时期的一对一对抗。中国在多边舞台上的自主性和合作空间更大,中俄伙伴关系不断加强,上海合作组织运作成熟,“一带一路”让越来越多国家和中国捆绑在一起,这让日本的单边强硬显得有些孤立。 更让人注意的是,日本国内并非铁板一块,多项民调表明,超过一半的日本人并不同意政府不断增加军费,他们担心这种做法会破坏地区稳定。 过去几十年的和平发展,让日本社会积累了稳定与繁荣,这正是和平政策带来的直接成果,一旦彻底走上军事扩张路线,日本可能丧失信誉,也可能被卷进无法承受的局面。 历史不是今天的尺子,更不能拿幻想来挑战现实。中国今天靠的是实力带来的和平,而日本若沉迷武装和幻想,只会让自己陷得更深。
特朗普放话:“如果我不喜欢某个将领,我会立刻当场解雇他。”他重申总统有权“立
【64评论】【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