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要是真动手没有赢家的“生活崩溃局”,每个普通人都逃不掉   清晨你啃着包子刷

周律鸣法 2025-09-30 18:48:05

中美要是真动手没有赢家的“生活崩溃局”,每个普通人都逃不掉   清晨你啃着包子刷手机,屏幕里弹出“中美军舰南海对峙”的新闻;转身去厨房煮咖啡,手里的电动豆浆机印着“中国制造”;出门前摸了摸口袋里的iPhone芯片是美国的,屏幕是中国的。     这就是我们当下最真实的处境:中美两国的经济,早就像两根拧在一起的绳子,谁想扯断,都会把自己勒得遍体鳞伤。     最近几年,两国关系越来越紧,美国从特朗普时代的贸易战,到拜登政府的芯片封锁、稀土管制,再到台海周边的军机巡航;中国则用反制关税、稀土出口管控、“国产替代”回应。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硬碰硬”的背后,藏着比战争更可怕的连锁反应,如果中美真的开战,或者彻底“脱钩”,最先崩的不是航母,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基本盘”。     美国政客总爱拍着胸脯说:“我们有11艘航母,能封锁中国沿海!”但他们从不敢提另一个事实美国人的生活,早就离不开“中国制造”。     你去美国超市逛一圈就懂了,货架上80%的玩具是中国产的,50%的衣服印着“China”,连圣诞节的彩灯、复活节的兔子玩偶,都得从广东东莞发货。   更关键的是,美国医院里的抗生素原料、心脏支架的不锈钢管、甚至军队的部分轻武器零件,都依赖中国供应链。     2023年有个数据很扎心,如果中国停止对美出口药品原料,美国药房会在3个月内耗尽抗生素库存;如果中国的稀土断供,美国F-35战机的发动机生产线,直接就得停摆。因为稀土是造发动机的核心材料,全球85%的稀土加工都在中国。     美国农民更惨。他们种的大豆,30%以上卖往中国。要是中美闹掰,大豆卖不出去,仓库堆得像小山,农民要么破产,要么只能贱卖,最后钱全进了中间商口袋。去年有个美国艾奥瓦州的农民跟我说:“我投票给搞贸易战的政客时,根本没想到自己会变成受害者。”     很多人觉得“经济制裁”是政府之间的事,和普通人无关?错了所谓“供应链断裂”,理解为就是“你想买的东西没了,想卖的东西卖不掉,钱越来越不值钱”。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中国的工厂停摆,全球的手机、电脑、电动汽车生产线都会跟着停。因为中国造了全球70%的智能手机屏幕、60%的电动汽车电池。到时候,你手里的iPhone要换屏,得等半年;想买辆比亚迪电动车,价格可能涨3倍,还得抢配额。     反过来,中国也会遭殃。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去年中国对美出口额超过5000亿美元,这背后是1亿多中国工人的饭碗。如果美国市场没了,浙江的服装厂、广东的电子厂会批量倒闭,多少人要失业?多少家庭的房贷、孩子学费没着落?     更可怕的是“连锁反应”中国工厂停了,美国的通胀会飙升到10%以上,因为所有东西都得从别的地方买,成本翻番;中国的出口企业垮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会暴跌,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巴西的大豆,全得砸在手里。这不是“谁赢谁输”,是“全人类一起变穷”。     我有个在美国的朋友,是个超市收银员。她跟我说:“我不在乎什么‘中国威胁论’,我在乎的是这个月的房租涨了200块,孩子的奶粉贵了15美元,而我加薪只有3%。”     在美国,像她这样的人很多政客喊着“要跟中国硬刚”,但普通老百姓要面对的是物价飞涨、工作难找。在中国,也有很多人担心:“要是美国不买我们的东西,工厂会不会裁我?”     所有的“国家博弈”,最后都会落到普通人的生活里。你以为“航母对决”是电影里的爆炸,其实是超市货架的空荡、钱包的变薄、孩子的学费没着落。     我们拼的不是“谁更能打”,是“谁能守住日子”。中美要是真开战,没有“胜利者”航母会被击沉,导弹会炸毁城市,但更可怕的是,我们好不容易攒下的“好日子”,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想想看:你还能像现在这样,随时买到便宜的玩具、好用的手机、便宜的蔬菜吗?你还能像现在这样,不用担心失业、不用担心物价飞涨吗?     其实,我们想要的从来不是“打败美国”,而是“好好过日子”。就像两个邻居,本来互相送点菜、帮点忙,日子都过得舒服;要是非要拆墙、骂街,最后谁都别想安生。     参考信源:经济日报: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2025-09-18 08:11·京报网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周律鸣法

周律鸣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