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战赢了,热搜爆了,可没人问弹药库还剩多少。 那天朋友圈刷屏的,是无人机击落的数字,是雷达锁定的轨迹,是指挥中心亮起的绿灯。 可第二天,工厂的工人还在加班赶制电池,后勤车队堵在边境检查站,维修厂的师傅盯着一堆报废的零件发呆——这些,没人拍视频,也没人点赞。 我见过一次演习后的现场:飞行员说“今天打得好”,地勤却蹲在机翼下数螺丝,说“这架机子,再飞三次,备件就全用光了”。 战争不是直播,不是特效,是有人在凌晨三点,用扳手拧紧最后一颗螺栓,然后抬头问:明天,还有新的吗? 现在的舆论太爱讲“技术碾压”,好像只要挂上隐身战机、装上AI算法,就能一劳永逸。 可现实是,俄乌战场上,最致命的不是导弹,是缺一颗螺丝的火炮;不是空域控制,是前线士兵连口热饭都吃不上。 科技能拉高天花板,但撑起战争的,是地基——是能持续生产弹药的钢厂,是能快速修复道路的工兵,是愿意在炮火中送补给的司机。 我们总说“打赢未来战争”,可未来战争的底牌,藏在那些看不见的车间里,在那些不发朋友圈的工人手上,在那些不被算法推荐的物流链里。 你刷到的胜利,只是冰山一角。 真正决定输赢的,是水下那块,没人拍照、没人夸、但缺了就会沉的巨石。 别只盯着天上飞的,低头看看,地上还能不能跑得动。
*全世界公认的军事实力第一是美国,俄罗斯第二,中国第三,不过经过93阅兵和福建舰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