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纷纷感谢波兰,感谢波兰限制中欧班列通行,想要收取过路费一事。因为波兰的这一限制,导致我大东方大国决定不经过波兰了,开辟北极航道,从宁波舟山港直接出发,而不是从东方大国其他港口出发,经由波兰到达欧洲。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十多年来,中欧班列已经跑了十几万列,货值超过了4500亿美元,连通欧洲25个国家、两百多个城市。很多欧洲超市里常见的日用品,很多工厂用的零部件,就是靠这条线源源不断运过去的。 波兰之所以能赚到钱,就是因为它地处中欧班列的必经之路,几乎所有货都得从它那过。靠这个通道,波兰不仅收过路费,国内企业也能顺带把奶酪、火腿、机械产品运到中国市场,生意红红火火。 可问题来了。波兰突然翻了脸,说什么安全问题,直接在和白俄罗斯的边境设卡,把班列拦住了。说白了,根本还是为了钱,想提高“过路费”。 短期看,它可能能多赚一点,但这就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为市场最怕不稳定,大家都盯着效率和成本,你一旦拖延、加价,买卖双方自然会另找出路。 结果很快就显现了,一度有三百多列满载货物的班列被困在白俄罗斯,欧洲企业急得直冒火,供应链成本一下子飙升了15%。 德国的经济部长甚至直接批评波兰,说它这种做法就是损人不利己,让整个欧盟跟着买单。可波兰自己呢?本来想着能靠这点收费掌控局势,没想到却把自己推到了边缘化的地步。 中国方面的应对其实很简单,但也很高明。没有和波兰争吵,也没发什么狠话,而是直接拿出了更优解:开辟替代通道。一个是北极航道,一个是南线,北极航道是这次的亮点。 中国宣布开通“中欧快航”北极航线后,第二天第一艘船就从宁波舟山港启航,直奔欧洲。 这条航道为什么受关注?因为它省时、省钱、省心。走北极东北航道,从白令海峡到欧洲,全程只要18天。你要知道,以前走苏伊士运河的海运,要40多天;绕道好望角,更是要50多天;即便是经波兰的中欧班列,也得25天以上。 一下子缩短一周多时间,这对做生意的人来说就是白花花的银子。时间就是钱,运输越快,企业就能少压库存,资金周转更灵活,生意也更好做。 更重要的是,北极航道还有天然优势。几乎没有海盗,不太受中东、黑海这些敏感地区的冲突影响,安全性更高。再加上航程短,燃料用得少,成本低,还能减少碳排放。 现在欧洲对环保要求高,能耗低、排放少的路线更受欢迎。像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药品这些对运输条件要求高的货,走北极航道就特别合适。 其实,中国早就准备了备用方案。除了北极航道,还有一条南线,从哈萨克斯坦到阿塞拜疆,再经土耳其进欧洲。 这条路线的准时率几乎是100%,相关国家还特别支持。哈萨克斯坦扩建了码头,阿塞拜疆直接免了过路费,土耳其也升级了铁路网。相比之下,波兰的“小心眼”显得格外寒酸。 反观波兰,以前靠马拉舍维奇口岸每天能赚几百万欧元,创造了上万就业岗位。可这次一折腾,大家绕开它,贸易改走别的路,波兰的地位一下子就掉了。 它后来赶紧重新开放边境,还硬气地说随时能再关,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谁还敢把命脉交给一个随时变卦的国家? 欧洲人为什么会说要感谢波兰?其实说白了就是“感谢”它帮忙逼出了更好的选择。现在北极航道首航的舱位早早被订光,企业都乐开了花。 因为对他们来说,货更快到,成本更低,库存压力减轻,生意更灵活,这才是实打实的好处。欧洲消费者同样开心,商品更快上架,价格也稳得住,何乐而不为? 所以看清楚了,这件事的核心不是波兰能不能收过路费,而是市场规律在发挥作用。国际贸易的本质很简单:谁能更便宜、更高效地把货送到,谁就赢。 地理优势不是永远的护身符,一旦有人搞封锁、设卡,市场就会迅速找到替代方案。波兰本想“卡别人脖子”,结果把自己卡在一边,成为局外人。 这也是一个挺典型的教训,靠拦路收费,短期内可能能占点便宜,但长远看,大生意肯定做不下去。市场从来都是现实的,谁让买卖双方省心,大家就选谁。波兰这次的“神助攻”,其实让大家更明白了贸易的本质。 未来几年,北极航道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因为全球变暖,北极冰层缩小,通航期从过去的三个月延长到五个月,甚至更长。 到2026年,会有更多能跑冰区的船投入使用,到时候夏季开通就能常态化。这意味着中欧之间的贸易将有一条真正稳定的“生命线”。而波兰的地位,只会继续下降。
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对于封锁中欧班列,波兰方面终于不再遮掩和拿俄罗斯做借口了。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