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英雄机长刘传建拯救上百个生命,被川航奖励500万元,然而,她的妻子却没有一丝喜悦,反而在采访中表示:希望民航再没有英雄出现......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18年5月14日清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跑道上,川航3U8633航班准时起飞。 这架空客A319客机搭载着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开始了前往拉萨的常规飞行。 机长刘传建坐在驾驶舱左侧的座椅上,有条不紊地操作着各种仪器。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他已经在这条连接重庆和拉萨的航线上飞行了上百次。 当飞机平稳地爬升至9800米高空时,青藏高原的壮丽景色在舷窗外铺展开来。 雪山在晨光中闪耀,云海在机翼下翻涌。 客舱内,乘客们或欣赏窗外美景,或闭目养神,空乘人员开始为乘客提供早餐服务。 一切都显得平静而有序。 没想到,这种平静很快被打破。 驾驶舱内突然传来一声轻微的异响,经验丰富的刘传建立即警觉起来。 他注意到前挡风玻璃出现了一道细微的裂纹,这道裂纹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 刘传建迅速用手触摸检查玻璃状况,同时提醒副驾驶徐瑞辰系紧安全带。 就在刘传建向成都区域管制中心报告情况的瞬间,挡风玻璃突然完全破裂。 巨大的压差瞬间将驾驶舱内的物品卷向舱外,副驾驶徐瑞辰半个身体被吸出窗外,仅靠安全带勉强固定。 零下40摄氏度的强风以每小时500公里的速度灌入驾驶舱,气温骤降,氧气迅速流失。 刘传建在强风中艰难地维持着对飞机的控制。 他的面部肌肉被狂风吹得扭曲,双手因低温而逐渐僵硬。 由于无法佩戴氧气面罩,他开始出现缺氧症状,但依然坚持手动操纵飞机。 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他凭借记忆和经验,完成了收油门、调整飞行姿态等一系列复杂操作。 与此同时,客舱内陷入一片混乱。 氧气面罩自动脱落,乘客们在剧烈颠簸中惊慌失措。 乘务长毕楠带领乘务组迅速展开应急程序,一边指导乘客正确使用氧气面罩,一边安抚大家的情绪。 尽管客舱剧烈晃动,乘务人员仍然坚持在过道中巡视,确保每位乘客都系好安全带。 在驾驶舱内,第二机长梁鹏顶着强风进入驾驶舱支援。 他为刘传建戴上氧气面罩,协助监控飞行参数。 此时,机组人员合力将副驾驶徐瑞辰救回舱内。 虽然徐瑞辰身负重伤,但他仍然坚持参与后续工作。 三名飞行员在震耳欲聋的噪音中,依靠手势和纸条进行沟通,协同完成各项操作。 经过34分钟的紧急处置,飞机终于安全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 当飞机轮胎接触跑道的那一刻,客舱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除副驾驶徐瑞辰和一名乘客受轻伤外,机上128人全部安然无恙。 事后,四川航空公司为表彰刘传建机长和全体机组人员的英勇表现,给予了500万元的奖励。 这个数字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许多人认为这是对英雄行为的应有认可。 颁奖仪式后,刘传建的妻子在接受采访时却流露出复杂的情感。 她表示,虽然为丈夫感到骄傲,但更希望民航领域不要再出现需要这种"英雄"的危急情况。 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民航安全更深层次的期盼。 希望每一次飞行都能平安无事,不再需要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创造奇迹。 这位普通女性的心声,反映了民航从业人员家属的共同愿望。 在他们看来,再多的荣誉和奖励,都比不上亲人每次执行任务后平安归来。 这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让人们对民航安全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事件发生后,中国民航局组织了详细调查。 民航局随后发布了安全通告,要求各航空公司加强对航空器部件的检查和维护。 这次事件也成为航空安全培训的典型案例,被纳入飞行员应急处理训练课程。 回顾这次事件,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位英雄机长的个人勇气,更看到了中国民航系统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正是这种全方位的安全保障,让每一位旅客都能安心出行。 而刘传建妻子那句朴实的话语,也提醒着我们,平安才是民航事业永恒的主题。
四川剑阁县的网红唐飞机在驾驶飞机飞行的过程中,突然螺旋桨断裂,最后从10m高空落
【6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