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提出的“加沙版21条”中,让阿拉伯国家组建联合部队,对哈马斯进行缴械,可问题是除了以色列,哪个中东国家谁愿做 “对付哈马斯的刀”? 在这份方案里,提议由巴勒斯坦与阿拉伯为主的国家携手组建 “联合部队”。该部队需要承担两项主要任务:一是解除哈马斯的武装,二是保障加沙重建阶段的安全秩序,而相关的资金及花费,也明确要求由阿拉伯国家负责。 特朗普这种 “本土化” 的包装策略,确实收获了部分表面上的认可 ,比如 埃及总统塞西将其称作 “和平进程的基础”,沙特、卡塔尔等国也表态 “在原则层面予以支持”。 不过,仔细解读各方发布的联合声明就能发现,阿拉伯国家的支持附带了一系列严苛条件:以色列不得吞并约旦河西岸区域、必须立刻启动停火进程、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甚至还提出要解决定居点这一长期争议问题。 这些 “附加条款”,恰恰暴露了该方案本身存在的显著脆弱性。 阿拉伯国家对 “出兵参与解除哈马斯武装” 的立场,可谓是该方案面临的首个致命障碍。从现实利益维度分析,没有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愿意背负 “镇压巴勒斯坦抵抗力量” 的负面名声。 埃及的态度极具典型意义,塞西虽然对方案的整体框架表示认同,却始终对 “是否会派兵参与” 这一具体问题避而不答。要知道,埃及与加沙相邻的拉法口岸,是加沙地区获取人道主义援助的主要通道,一旦埃及派兵参与解除哈马斯武装,将会引发极大争议。 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则更为审慎,虽然愿意提供资金助力加沙重建,却明确表示 “安全领域的责任需与巴勒斯坦人共同承担”,其言外之意很明确,即 “绝不会单独对哈马斯采取军事行动”。 至于哈马斯,肯定是不会主动去缴械的,有媒体调侃说:“让阿拉伯部队解除哈马斯武装,就如同 此外,即便阿拉伯国家能够突破阻碍决定出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会面临无数 “陷阱”,稍有疏忽便可能陷入困境。 首先是 “部队组建方式” 的问题。方案中提及 “需有巴勒斯坦人参与”,但法塔赫与哈马斯之间早已长期处于对立状态,若法塔赫的士兵进入加沙地区,反而会进一步加剧巴勒斯坦内部的矛盾冲突。 据测算,“联合部队”至少需要三万兵力,但从当前情况来看,除埃及外,其他阿拉伯国家均不具备这样的部署能力,而多国联合组建部队,又容易陷入指挥体系混乱的困境。 其次是 “以色列撤军衔接” 的难题。方案要求以色列军队 “逐步撤出加沙地区”,但以色列政府已释放出信号,称 “撤军需要对方做出重大妥协”,这背后的潜台词,便是不会轻易放弃对加沙边境区域的控制权。 不妨设想一下:阿拉伯部队刚刚进入加沙,以色列军队却仍在加沙周边部署坦克等重型武器,如此一来,双方发生军事摩擦的风险将会大幅攀升。 2024年就曾出现过类似情形:联合国维和部队在加沙边境区域与以色列军队发生过对峙,最终为避免冲突升级,不得不缩减巡逻范围。 加沙地区的重建工作预计至少需要五百亿美元,仅清理废墟一项就需要十到二十年的时间,阿拉伯国家虽承诺提供资金支持,但前提是 “以色列停止扩张”。一旦以色列方面阳奉阴违、不遵守承诺,重建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 要是加沙地区失去重建的希望,仅依靠部队采取高压管控措施,只会滋生更多负面情绪。 看透该方案的本质后便会明白,这更像是特朗普打造的 “宣传道具”。由于美国中期选举将近,特朗普迫切需要在中东问题上制造 “取得突破的假象”,这样做一方面能够讨好犹太选民,另一方面也可向保守派选民展现自己的 “外交实力”。 这种短视的策略,与中东地区的长期利益严重相悖。有阿盟官员表示:“我们支持推动停火,但不愿成为美国大选的工具。”可谓是一语道破了内在的真相。
刚看到个大新闻,你是万万没想到,哈马斯绕过所有人直接给美国总统特朗普写信,告诉他
【12评论】【9点赞】
唐佰虎点蚊香
如果不能保证以的安全,所有方案都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