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日 伊朗宣布了 9月27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伊朗已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签署一项价值250亿美元的协议,将在伊朗建造4座核电机组。(川观新闻) 这笔巨额交易背后,是两国在制裁围堵下的抱团取暖。俄罗斯近期在“全球原子能论坛”上刚宣布计划2030年建成世界首座封闭循环核电站,此刻拿下大单无疑为其核工业注入强心剂。而伊朗的布什尔核电站曾因国际局势变迁屡遭波折——德国1975年开建、1979年退出,俄罗斯1995年接手却因政治压力多次延期,直到2011年才并网发电。如今这座中东首座民用核电站虽已移交伊朗运营,但老旧的电网和激增的用电需求迫使它必须寻找新出路。 VVER-1200技术确实比早期版本更安全,它采用非能动安全系统,即使断电也能自动冷却堆芯。但这座科技堡垒将矗立于波斯湾沿岸,该地区不仅水温持续升高,地缘政治温度更灼热。以色列曾用网络病毒攻击伊朗核设施,未来无人机袭击或网络战风险依然存在。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的监督机制能否在如此复杂环境中有效运作,仍需画个问号。 付款方式暴露了当前国际金融体系的裂痕。当SWIFT大门紧闭,人民币、卢布乃至石油易货贸易成了硬通货。这种“去美元化”交易不仅规避制裁,更重绘着全球能源合作的金融路径。俄罗斯在12个国家有35台机组处于不同开发阶段,此刻通过伊朗项目进一步巩固其核电出口版图,显然有更深层的战略布局。 中东正掀起一场悄无声息的核能竞赛。阿联酋已拥有运行中的核电机组,沙特与韩国联手探路,如今伊朗携俄罗斯强势入场。各国表面追求能源自主,实则争夺未来地区主导权。当核电站成为地缘政治筹码,其象征意义已远超技术本身——正如俄罗斯原子能出口公司不仅在卖反应堆,更在出口一种抵御西方制裁的生存模式。 值得玩味的是,这场合作暗含技术依赖的风险。伊朗强调要“利用其技术推动工程项目”,但VVER-1200的核心技术仍牢牢握在俄方手中。用资源换技术的博弈里,真正的自主创新能力的种子能否在波斯湾畔生根发芽,恐怕比建设工期更难以预测。 核能发展从来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政治抉择。当俄伊在图纸上勾画光明时,国际社会更应建立包容性的安全对话机制。毕竟原子能既可以是照亮未来的灯火,也可能成为阴影下较量的筹码。在波斯湾这片古老水域,新一轮能源变革正伴随着浪涛悄然涌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就在昨日 伊朗宣布了 9月27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伊朗已与俄罗斯
小小白观天下
2025-09-28 12:36:43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