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全东南亚国家嫌弃,如今中国云南边境也在驱离罗兴亚人,这个民族怎么了? 2017年,缅甸若开邦的大片村庄被付之一炬,很多人连夜逃出家门,走的时候连鞋子都没顾得上穿。几个月里,七十多万人离开故土,涌向孟加拉。 这群人就是罗兴亚人,一个在东南亚几乎人人嫌弃的民族。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走到哪里都被拒绝,甚至连中国边境都不给他们留下余地。 在缅甸政府眼里,罗兴亚人根本不是这个国家的国民。1980年代,缅甸制定的新法律明确把他们排除在民族名单之外,要求证明祖先要在1823年之前就在缅甸生活。 多数罗兴亚人根本拿不出这样的证据,他们就这样被打上“外来人”的标签,失去了国籍。不仅工作、教育成了奢望,就连结婚生子都得请示政府。 而更深的矛盾,要追溯到英国殖民时期。十九世纪,英国殖民者为了方便统治,把大批穆斯林劳工从孟加拉迁入缅甸的若开邦。 他们被分到土地,本地佛教徒反倒被挤压。矛盾在二战时期彻底爆发,一支由罗兴亚人组成的英军部队曾对若开佛教徒下手,数以万计的人遇害。 几十年里,缅甸政府一再清剿罗兴亚人,成千上万的人被迫背井离乡。最近的一次大规模驱赶就是2017年那场人道危机。 大批人涌入孟加拉国,在世界上最大的难民营里生存。那里条件非常恶劣,塑料棚子根本挡不住暴雨,生病的人连药都拿不到,孩子长期没有学上。 孟加拉国本已人口稠密,长年吃紧,如今更是心力交瘁,他们多次催促缅甸把人接回去,但缅甸的回答是干脆拒绝。 走不通的陆路让一些人把希望寄托于大海。小船载着他们漂向马来西亚和印尼,但几乎所有船只都被驱回公海。有人在海上熬了数周,缺水缺粮,最后船翻人亡。 2025年,一次沉船事故就吞噬了四百多条生命。泰国甚至被爆出和人口贩子勾结,穷苦的难民成了生意上的筹码。 环顾整个东南亚,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真正接纳他们,理由只有一个嫌麻烦,怕动荡。 曾一度有人把中国当做最后的希望。云南边境的确出现过少数罗兴亚人群体,地方政府最初也提供过食物和医药援助。 但后来边境越来越紧,非法越境几乎一律遣返。这背后不仅是国家安全的考量,更有对恐怖主义外溢的担心。 因为罗兴亚武装与一些国际恐怖组织有过联系,一旦放松边境防控,风险难以承受。中国一方面在国际上捐赠物资,另一方面又明确守住边境,不让问题扩散。 国际社会的声音一直存在,但停留在口头上。联合国呼吁了无数次,安理会至今没有形成统一意见。 东盟秉持“不干涉”的铁律,只是象征性表态。欧美虽然发布过制裁,但缅甸军政府依然稳固掌权。遣返协议签了,却根本落实不了,难民不敢回去,军政府也不会真接。 罗兴亚人的故事里没有英雄,更没有赢家。殖民带来的历史伤痕,宗教和民族的对立,再加上现实的贫穷和政治角力,把他们推向了无路可退的绝境。 今天,他们在缅甸被困在封闭的营地里,吃不饱、动不了;在孟加拉国忍受过度拥挤和资源匮乏;在海上,他们是一艘不被任何港口接受的幽灵船。 这样的悲剧提醒世人,当一个民族失去国家的承认,就等于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他们的未来看不到光亮,被驱赶、被围堵,又被遗忘。 有人把他们比作曾经漂泊的犹太人,但不同的是,犹太人最终建起了以色列,而罗兴亚人到现在连容身之地都没有。历史的回声正在他们身上一次次重演。
为什么62年印度被打掉一个师,国家就崩了?1962年秋天,中印边境打响一仗,印
【6评论】【6点赞】
夏天的葡萄树
云南边境某县据说赶都赶不走
路人甲乙丙丁
重要的不是为什么云南会驱逐他们,重要的是他们是怎么进入云南的,这个要好好的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