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翻车了,人设崩得彻底 从考研圈的“毒舌救星”到全网群嘲的“塌房博主”,他的下坡路比谁都陡 2023年夏天,他一句“孩子报新闻学我就打晕”炸了锅。骂文科“屁用没有”、说低分生“脑子不清醒”,话里的刺扎得很多人胸口疼。后来卖1.7万一张的志愿填报卡,家长拆开一看——全是院校官网能查的分数线、就业率,转头就骂“拿公开信息割韭菜”。更打脸的是,他天天喊“为普通家庭操心”,自己孩子早送国外读高中,连国内高考的边都没沾。去年九三阅兵时说要“捐款五千万”,结果没下文,网友笑他“用爱国当洗白剧本”。最后被家长举报“虚假宣传”,直播间直接封了,账号也限制关注 其实志愿填报的水比他嘴还毒。18线小县城的咨询点,犄角旮旯的店都敢收5000起步,有的甚至拿“内部名额”骗钱。张雪峰说自己是“专业团队”,可家长算过账:他一场3小时直播,光卖卡就卷走2亿,比很多上市公司一年赚得还多。更讽刺的是,他骂文科“找不到工作”,自己公司里的运营、销售全是文科毕业——他不是讨厌文科,是讨厌“不能帮他赚钱”的文科 为什么张雪峰的高价卡有人买也有人骂? ① 信息差坑人。很多家长连“平行志愿”怎么填都不懂,更别说查全国2000多所高校的录取数据。张雪峰把这些信息打包成“专属报告”,家长愿意花1.7万买“不用自己翻官网”的省心 ② 焦虑转移。志愿是“一锤子买卖”,家长怕填错毁了孩子十年努力,宁愿把压力甩给“专家”。就算知道内容能查到,也觉得“张雪峰的名字值这个价” ③ 行业没谱。小机构乱收费、乱承诺,张雪峰至少“有名气”,对比下来,有的家长觉得“他再贵也比骗子强” 张雪峰的塌房,本质是“装得太满”的反噬。他吃的是“普通家庭的教育焦虑”饭,却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你说“文科没用”,可自己靠嘴皮子(文科技能)赚了亿万家产;你说“为孩子好”,可自己孩子不用面对国内高考的卷;你说“捐款爱国”,可钱没影了,只剩一句“我忙忘了”。普通人的信任很简单:你可以赚我的钱,但别骗我;你可以骂我笨,但别装“为我好” 有网友说“我们小区的志愿咨询5000起步,张雪峰专业团队真不贵”,可更多人回怼“贵不贵要看值不值——网上能查的东西卖1.7万,这不是专业,是抢钱”。我觉得这才是关键:大家不是恨他赚钱,是恨他“用‘为你好’的名义抢钱” 要我说,张雪峰的问题不在“毒舌”,在“忘本”。他曾经是从底层爬上来的考研老师,知道普通家庭凑1.7万有多难,可后来被流量冲昏头,把“共情”变成了“收割”。等他把“良心专家”的人设装得太满,崩了就是早晚的事 你觉得志愿填报该信“专家”的高价卡,还是自己慢慢查官网?
青海有个女教师包着头巾如鸭蛋,还穿着长袍,上课堂,学校和教育局劝她都不听。她这
【5评论】【2点赞】
阿Q
小编,嗬,tui! 啐你一口痰,人家硬生生开辟一个新行业新赛道,你也配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