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态度,让泽连斯基腰杆硬了:想让我下台?等战争结束再说! 特朗普一句“乌克兰有望赢回全部领土”,直接让泽连斯基的处境从“风雨飘摇”变成“腰杆硬挺”。这位被外界揣测“随时可能下台”的乌克兰总统,趁热打铁抛出了自己的“离职条件”:军事冲突不结束,绝不交权;停火之后,再谈选举。 这话听着是表决心,实则是给所有觊觎总统位置的人划下红线。要知道,就在一个月前,泽连斯基还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他2019年5月就任总统,任期本应在2024年5月结束,可乌克兰因全面戒严无法举行选举,他只能以“战时状态”为由留任。 更要命的是美国那边的风向,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后,一直逼着乌克兰在谈判中让步,把推动俄乌和谈当成重要政绩,甚至想借此冲击诺贝尔和平奖。泽连斯基坚持“不收复失地不谈和”,自然成了特朗普眼里的“绊脚石”。 7月更是传出猛料,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称美英官员在阿尔卑斯山的秘密会议上,已经敲定让现驻英大使扎卢日内回国取代泽连斯基。这位前乌军总司令在国内的支持率比泽连斯基还高,连俄方都放话“愿意和他谈判”。 那时的泽连斯基,简直是腹背受敌。国内有民众抱怨“战争看不到头”,国外有美国施压、俄罗斯质疑合法性,连“替代者”的传闻都传得有鼻子有眼。乌克兰《真理报》虽出面否认换帅消息,却也承认“美乌关系确实出现裂痕”,谁都看得出,泽连斯基的总统宝座坐得并不稳。 可特朗普的态度说变就变,9月23日,他突然一改此前“劝和促谈”的口径,公开宣称“乌克兰能在欧盟和北约支持下恢复原状”,甚至嘲讽“俄罗斯是纸老虎”。这180度的转弯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特朗普的无奈之举。 他上任8个月来,发现俄乌在领土和安全问题上根本谈不拢,美俄关系缓和彻底搁浅,原本想靠调停拿和平奖的算盘落了空。更现实的是,波兰、爱沙尼亚等北约国家近期频繁与俄罗斯发生空中摩擦,对特朗普“和稀泥”的态度极为不满,甚至威胁要直接击落俄战机,这让他担心美国会被强行拖下水。 与其费力调停,不如换个玩法。特朗普算得很清楚,让欧洲买单、美国卖武器,在可控范围内消耗俄罗斯,既能赚军工和能源的快钱,又能巩固美国霸权,比拿个虚奖实在多了。 可要维持这种“消耗模式”,就离不开泽连斯基这个“主战派”掌舵,毕竟扎卢日内即便上台,也未必能像泽连斯基这样坚定地扛住压力。美国的风向一变,泽连斯基立刻抓住了机会。 当地时间9月25日,美国媒体阿克西奥斯新闻网播出了一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采访视频片段。泽连斯基在视频中明确表示,已准备好在俄乌冲突结束后离任。 泽连斯基在采访中称,其责任是“结束”俄乌冲突,而非竞选。此外,泽连斯基表示,如果达成与俄罗斯的停火协议,他将会要求议会组织总统选举。 这话里藏着三重底气。一是借特朗普的表态巩固外部支持,证明自己仍是美国眼中的“合适人选”;二是回应俄方的合法性质疑,用“战时特殊状态”把留任理由摆上台面;三是堵住国内反对声音,把“不下台”和“抗俄”绑在一起——谁反对他留任,就是反对战争到底。 泽连斯基这步棋走得够精明,可背后的风险也藏不住。特朗普的态度从来都是“美国优先”,今天支持乌克兰“赢回领土”,是为了施压俄罗斯、安抚欧洲盟友;明天要是觉得军工收益抵不上援助成本,或者想重新拿和谈做文章,态度随时可能再变 。 毕竟这位美国总统的政策逻辑向来飘忽,1月还在施压乌克兰让步,9月就喊着“支持收复失地”,谁能保证下个月不会又冒出新说法?扎卢日内的“威胁”也没彻底消失。这位前乌军总司令在英国当大使期间,频繁与美英政要接触,人气丝毫未减。 俄罗斯媒体还在炒作“扎卢日上任能更快实现和平”,要是美国哪天觉得泽连斯基“不听话”,难保不会再把他推到台前。泽连斯基现在靠特朗普的态度“续命”,可这种“靠人撑腰”的日子,本身就如履薄冰。 更关键的是乌克兰的现实处境,即便有美国口头支持,前线的战局也没出现根本性逆转,武器和兵源的消耗仍在持续。泽连斯基把“下台”和“战争结束”绑定,看似掌握了主动权,实则也把自己架在了火上——要是战争长期拖下去,国内的耐心会不会耗尽? 美国的援助会不会缩水?这些问题不解决,他的“离职条件”迟早会变成“烫手山芋”。说到底,泽连斯基的腰杆硬不硬,从来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要看美国的战略算盘怎么打。特朗普的转向给了他喘息之机,却没给他长久的安全感。 今天能借着这句话划定“下台红线”,明天也可能因为特朗普的另一句话陷入被动。这场“总统宝座保卫战”,泽连斯基暂时占了上风。可俄乌冲突一天不结束,他的位置就一天不算稳。特朗普的态度就像风向标,而泽连斯基能做的,不过是顺着风向调整姿态。至于风什么时候会再变,谁也说不准。
当着100多国的面,泽连斯基1分钟3次提中国,对普京侮辱性极强联合国大会的会
【154评论】【1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