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电磁弹射使用的是直流电,而美国使用的是交流电。 有中国电磁弹射之父称号的马伟明,在2017年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目前是中压交流,还处于第一代水平,差我们一代。(他们目前)才开始做预研中压直流,要赶上我们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一项技术)领先不领先,先进不先进不是自己说的,需要世界同行评价,标准是客观存在的。” 先给大伙说句实在的,别觉得 “直流”“交流” 是啥高深玩意儿,其实跟家里用电的道理差不离。美国福特号航母用的中压交流系统,就像老房子的电路,所有电器共用一个总开关,还得靠变压器来回折腾才能用,不仅费电,一个地方坏了全家断电。 咱们的中压直流系统呢,就像新小区的智能电网,电力直接输送不用转换,每个设备都能精准供电,既省电又稳定,这就是代差,一眼就能看出高下。 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福建舰和美国福特号的实战表现对比。2025 年 9 月,央视直接放出福建舰的弹射画面,歼 - 35 隐身战机、歼 - 15T 重型战机、空警 - 600 预警机,连只有 6.8 吨的教练 - 10 都能稳稳弹上天,一艘航母同时搞定 4 型舰载机的弹射回收,这在全世界都是头一回。 要知道,歼 - 35 起飞重量超过 30 吨,歼 - 15T 更是能达到 45 吨,这么大的重量跨度能精准控制,靠的就是中压直流系统的真本事。 更厉害的是,咱们这系统能量利用率能到 90% 以上,地面测试时 3000 次弹射都没出过错,靠谱得很。 再看美国福特号,2017 年就服役了,至今八年过去,连自家的 F-35C 隐身战机都弹不利索。按设计标准,它的弹射系统该 4000 次无故障,可实际测试平均 272 次就出问题,拦阻系统更离谱,20 次就可能故障,好几次训练时战机差点冲出甲板。 更可笑的是,它四条弹射器共用一个电源,2020 年一次短路就让所有弹射器全停摆,修了 5 天才好,就因为一个 200 美元的小零件坏了,得拆整个电力舱,这设计简直让人没法说。 美国海军自己都急,说 F-35C 想在福特号上正常弹射,至少得等到 2027 年,这效率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马伟明院士的中压直流系统可不是只装在航母上,咱们的新一批 055 型驱逐舰早就用上了。这系统电力效率能到 98% 以上,彻底解决了老款舰艇电力不足的问题,让船上的雷达能发挥最大本事,探测距离直接冲到 3500 到 4500 公里,防空反导能力一下就上去了。 反观美国,2024 年才刚宣布投入 1100 万美元搞高压直流输电研究,还只是针对电网的,跟舰艇上用的中压直流根本不是一回事,他们舰艇的中压直流至今还在预研阶段,连个影子都没见着,这跟马伟明院士说的 “十几年才能赶上” 完全对上了。 大伙可能不知道,电磁弹射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航母的战斗力。福建舰用常规动力就能撑起电磁弹射,歼 - 35 能满油满弹带着隐身构型起飞,歼 - 15T 能挂着全套弹药执行任务,空警 - 600 能随时升空保持预警,这一套组合拳打出去,战斗力可想而知。 而福特号呢,核动力本来该更有劲,却被交流系统拖了后腿,电力损耗大不说,连基本的战机部署都保障不了,肯尼迪号造了 14 年还没交付,甚至得拆零件给福特号用,这差距真是越拉越大。 国际上懂行的都看在眼里,这不是咱们自己夸自己。美国军工领域的专家私下都承认,中国在综合电力系统上走在了前面,他们的交流系统从设计上就落后了,想改就得推翻重来,可不是短期内能追上的。 马伟明院士说 “标准是客观存在的”,现在事实就摆着:咱们是全球首个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首个能弹射隐身舰载机的国家,首个把中压直流系统广泛用在舰艇上的国家,这些纪录就是最硬的标准。 从 2017 年马伟明院士说出那句断言,到今天福建舰形成战斗力,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咱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 “领先就领先美国”。 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是马伟明团队十几年如一日的钻研,没有半点水分。美国现在还在为交流系统的故障头疼,而咱们已经在琢磨更先进的技术了,这就是中国速度,这就是中国实力,不服都不行。
在“福建”号航母成为世界首次使用电磁弹射器完成五代机弹射后,外国军迷貌似眼神都变
【5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