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德国舍弗勒集团想用11亿元,收购曾为神舟飞船造过轴承的洛阳轴承,当时

一脚油门到拉萨 2025-09-24 20:56:53

2006年,德国舍弗勒集团想用11亿元,收购曾为神舟飞船造过轴承的洛阳轴承,当时洛轴欠债24亿,连工资都发不出,洛阳国资委差点签字,但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坚决反对,因为“洛轴被外资拿走会威胁国防安全。” 洛阳轴承集团成立于1958年,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在轴承制造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它生产多种精密部件,供应高铁系统、汽车生产线和机床设备,还参与航空航天项目,包括为神舟系列飞船提供轴承。这些成就使其成为行业骨干,连续多年进入全国工业五百强名单,并入选国家试点集团。到2004年,企业面临严重资金短缺。 账目显示,总资产约32亿元,但负债达到24亿元,净资产仅剩8亿元。应收账款累计10亿元,可实际回收不足3亿元。车间开工率降至平时的三分之一,机器闲置,工人减少出勤。12月5日,河南永城煤电集团介入重组,与洛阳轴承共同出资4亿元成立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永煤注入2.5亿元现金,占股62.5%。次年,新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润3700万元。但重组中,部分资产如房屋和设备因抵押纠纷未完全过户,留下潜在问题。这种重组虽暂时缓解压力,却未能彻底解决债务积累的根源问题,为后续外资介入埋下伏笔。 2006年3月9日,德国舍弗勒集团代表团抵达洛阳。作为全球轴承制造商排名第二的企业,年销售额超过70亿欧元,这次考察持续数小时,涉及技术细节讨论。考察结束后,双方展开初步会谈。接下来的几周,谈判小组多次聚集,交换文件,调整条款。5月30日,三方签订框架协议。协议规定,舍弗勒以11亿元人民币收购洛阳轴承集团,除军工分厂、众诚金切分厂和钢材制品分厂外,包括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新公司不再使用LYC品牌,收购方承担剩余债务。洛阳国资委评估认为,这能缓解财务压力。协议签订不久,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发出反对意见。 7月3日,协会向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交报告,列出具体担忧。轴承在机械设备中的核心作用显而易见,洛阳轴承掌握多项技术,应用于国防和航天领域,如精密轴承支持国家项目。协会指出,如果外资控制这些技术,可能会影响产业自主。反对基于以往经验。2001年,舍弗勒与西北轴承合资成立宁夏西北富安捷铁路轴承公司。西北轴承提供技术、品牌和资质,但到2004年,西北轴承失去铁路轴承生产能力,舍弗勒主导市场份额。协会报告引用此案,强调类似风险。 舍弗勒收购意图在于扩大影响力。它通过考察了解洛阳轴承产能,计划整合资源。谈判中,提出条件,如品牌更换,确保控制权。但协会报告传播后,舆论关注增加。协会强调,轴承技术关乎国家安全。洛阳轴承产品用于高铁和军工,技术流失可能导致依赖外资。报告结尾呼吁审慎,附件列出数据。提交后,上级部门分发文件,引发讨论。舍弗勒回应调整方案,但坚持核心条款。

0 阅读:0
一脚油门到拉萨

一脚油门到拉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