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莱恩,再见了! 欧盟再次出手,必须换人。 说白了,冯德莱恩这回是真把欧盟上下得罪了个遍,连极右翼和左翼这种平时恨不得老死不相往来的阵营都能凑到一起提交不信任动议,这种事在布鲁塞尔可是头一遭。 9月23日的消息一出来,欧洲议会里的气氛就变了味,极右翼党团和左翼党团几乎同时发难,目标直指冯德莱恩及其领导的欧盟委员会,计划在10月的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她的去留,这架势明摆着是要把她从欧盟委员会主席的位置上拉下来。 先说说右派为啥对她恨得牙痒痒,核心就是嫌她对美国太软,签的贸易协议简直是让欧洲吃了大亏。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直接骂这份协议“可悲”,说欧盟因为现任领导层的失败正处在崩溃边缘,还暗示成员国可能会拒绝履行协议。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9月21日冯德莱恩在回应特朗普施压时,虽然嘴上说欧盟会自主决定关税问题,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她之前在贸易谈判里几乎全盘接受美国要求的做法已经埋下了祸根。 更让欧洲国家憋屈的是,欧盟对中国的依赖远比对美国深,中国海关总署8月的数据显示,中国对欧盟稀土磁铁出口量环比增长21%,今年以来的出口量更是超过美国三倍。 可冯德莱恩一边不敢彻底得罪中国,一边又在对俄制裁方案里捎带上中国企业,这种左右摇摆的姿态让右派觉得她根本没能力捍卫欧洲利益。 左派那边也没少给她添堵,骂她在中东问题上动作太慢,迟迟拿不出有力的应对措施。本来左翼就对人道主义危机格外敏感,可冯德莱恩领导的欧盟委员会在中东局势升级时,除了发表几篇不痛不痒的声明外,几乎没有实质性行动,这让左派议员们憋了一肚子火。 更雪上加霜的是,极右翼议员皮佩里亚还抛出了三项具体指控,直接把“谴责动议”的门槛给凑够了——73个签名比所需的72个还多一个。 这三项指控里,最扎眼的就是新冠疫苗采购期间她和辉瑞CEO频繁互发短信,要知道当初欧盟各国为了疫苗可是花了不少冤枉钱,现在曝出这种私下沟通的情况,不管有没有猫腻,都足够让民众质疑她的公正性。 另外两项指控,涉嫌滥用新冠后资金和通过资助非政府组织游说议员推广绿色政策,虽然欧盟委员会否认了,但也让她的公信力又跌了一截。 老百姓更是不买账,最新的民调结果简直是给她当头一棒。在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波兰这五个欧盟大国的调查里,52%的人认为欧美贸易协议是一种“羞辱”,75%的人表示冯德莱恩在捍卫欧洲利益方面做得“非常”或“相当”糟糕。 这个数据太能说明问题了,要知道这五个国家可是欧盟的核心,连核心成员国的民众都这么不认可她,她的位置能坐稳才怪。 其实早在7月份,就有人提交过一次谴责动议,虽然当时通过的可能性不大,但皮佩里亚说对了,那就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现在左右翼联手发难,就是最好的证明。 冯德莱恩的尴尬处境说白了就是自己造成的,她既想讨好美国,又不敢彻底得罪中国;既想推进自己的政策,又不顾及成员国的实际利益和民众的感受。 就拿对俄制裁来说,她推出的方案里居然制裁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国企业,这不仅损害中国利益,也让欧盟企业跟着遭殃,毕竟欧盟对中国的稀土依赖摆在那儿,真把中国惹毛了,欧洲的制造业怕是要受重创。 还有那个绿色政策游说的事,本来推广环保是好事,但用资助非政府组织的方式去游说议员,这种操作难免让人觉得不地道,也难怪会被抓住把柄。 现在距离10月的投票还有一段时间,但形势对冯德莱恩已经很不利了。左右翼难得意见一致,民众支持率又低得可怜,就算这次不信任动议最终没能成功,她的威望也已经大减,后续想推进任何政策都会难上加难。 布鲁塞尔的官员们私下里都在讨论,就算冯德莱恩挺过这次投票,她的任期恐怕也长不了了,毕竟欧盟现在需要的是一个能真正凝聚成员国、捍卫欧洲利益的领导者,而不是一个左右摇摆、得罪各方的主席。 说白了,冯德莱恩这次是真悬了,欧盟出手换人只是时间问题,她想继续赖在位置上,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谁坑了泽连斯基?不是拜登也不是普京,是欧洲最坏的两个人。一个是英国前首相约翰逊,
【35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