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狱医刘石人到女牢诊病,刚到门口,一女犯突然趔趄摔倒在他身上,并迅速塞给他一个纸团。刘石人正要扶她时,狱警走过来。刘石人只能怒骂:“找死啊,差点把老子撞到!” 重庆那个冬天,牢门一开,冷风裹着霉味扑面而来。女牢门口,一个瘦弱身影倒下,纸团悄然递出,狱医的怒骂回荡在铁栅间。这纸团里藏的,是生死一线间的信任,还是更大阴谋的开端?一桩看似意外的碰撞,拉开了一段狱中传奇的序幕,让人忍不住想追问:在那暗无天日的渣滓洞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重庆的歌乐山脚下本是煤矿废弃地,抗日后期被国民党当局改成监狱,专关政治犯。1947年,国民党在大陆战场上节节败退,抓捕革命同志的力度加大,监狱人满为患,医疗条件差得不成样子。国民党当局只好从部队抽调医生,刘石人就这样被派来了。他1911年生在天津一户普通人家,早年家境贫寒,1924年考进冯玉祥办的西北军医学校,那学校管吃管住,还发点津贴,对穷孩子来说是条出路。后来又读了青岛医学院,学了外科内科的本事。1947年部队撤编,他升了中校军医,本该在重庆过安稳日子,谁知调到渣滓洞当狱医。 一到那儿,刘石人就见识了监狱的真面目。女牢在地下层,通风差,地面总湿漉漉的,空气里一股子霉腐味夹杂血腥。囚犯们衣衫破烂,身上伤痕累累,好些人营养不良,感染发炎。狱方规矩严,医生只能隔着铁栅发药,不准随便进牢房。刘石人起初老老实实照办,每周巡诊带个药箱,检查体温脉搏啥的。看守们总提醒他,这些人是“共匪”,危险分子,得小心。监狱长李磊更强调,传染病一闹腾,上头问责就麻烦。 刘石人本不大管政治,专心干活。可一次阑尾炎病人差点出大事,他坚持要进牢房检查,狱警拦着,他据理力争,总算开了口子。这事儿让他在狱中有了点名气,也让各方多留意他。渣滓洞关的都是革命同志,周泉香那样的女囚,妊娠反应吐血丝,胡春浦背上鞭痕烙印层层叠加。医务室简陋,就几张桌子,一堆过期药。刘石人渐渐摸清了牢区布局,走廊转角墙缝啥的,都记在心里。 1948年农历小年夜前后,重庆天寒地冻,渣滓洞女牢巡诊如期进行。刘石人带药箱到门口,准备逐牢检查。就在那儿,一名女囚胡其芬突然倒下,她把一个黄豆大小的纸团塞给他。刘石人伸手想扶,狱警正好走近。他只能骂一句“找死啊,差点把老子撞到”,纸团已藏进衣袋。胡其芬肘部有道感染伤口,是故意蹭牢门锈迹弄的。纸团上两行字:三号牢房急需磺胺,北山松树第三枝。刘石人一看就懂,磺胺治伤,松树是外部接应点。 这事儿不是头一回了,早几个月,胡其芬就试探过他。渣滓洞里革命同志们地下工作紧锣密鼓,刘石人起初没掺和,但那阑尾炎一闹,他开始留意。纸团事件后,他每周四巡诊,药箱夹层成了情报通道。给高烧犯人冰敷,体温计底座藏密信;分阿司匹林,故意摔瓶捡拾时塞地图进砖缝。最险的是给胡春浦号脉,棉被下传油纸包,三百政治犯名单全在里头。刘石人领药时多报量,麻醉剂超三倍,半数掺进狱警茶杯,省得他们太精神。 1949年春,刘石人胆子更大了。为颈部淋巴结核的同志开肺结核诊断,狱警怕传染,赶紧押去市立医院,途中保外就医成功。为便血女囚开黄体酮,帮避开生理期刑讯。档案显示,他通过保外就医救出37人,传情报89次,销毁自白书43份。11月27日前夜,大屠杀在即,他自荐配消毒水,在氯仿里加曼陀罗提取物。刽子手们头晕眼花,二十多名同志撬开他早磨松的窗栅逃生。枪响时,刘石人抱伪造传染病报告冲警备司令部,听诊器里藏监狱布防图。 重庆解放后,刘石人功绩全记在西南局档案里。胡其芬就义前,用血在囚衣上写“石人仁心”,那衣服现在搁红岩革命纪念馆,和他的听诊器隔半米。2008年文物普查,医务室墙缝挖出半页密信,刘石人字迹:“明日有雨,宜换岗时行动。”这信没送出,却成了他传奇的注脚。 回想那段日子,渣滓洞是国民党反动派最后的堡垒,革命同志们在里面咬牙坚持。刘石人从一个普通军医,变成地下战线一员,靠的就是那点医者仁心和对正义的觉醒。国民党当局在那儿施尽酷刑,可革命火种没灭。解放军进重庆,渣滓洞大门一开,那些幸存同志走出来,迎接新中国。这样的故事,在我们党史里多得是,告诉我们,在最黑的夜里,总有人点亮灯。
1948年,狱医刘石人到女牢诊病,刚到门口,一女犯突然趔趄摔倒在他身上,并迅速塞
虎虎聊娱乐
2025-09-24 14:39: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