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1年,刘秀把皇后郭圣通给废了,不过他并没有对郭圣通的儿子,也就是太子刘疆动

放点糖呗 2025-09-24 01:40:55

公元41年,刘秀把皇后郭圣通给废了,不过他并没有对郭圣通的儿子,也就是太子刘疆动手。 刘疆眼见母亲被废,心里难受得很,晚上睡不着觉,吃饭也没胃口。最后,他竟然主动跑去跟刘秀说:“父皇,求您下旨把我的太子之位废掉吧。儿子我资质平平,以后能做个一方诸侯就心满意足了。” 公元41年的洛阳皇宫,静得吓人。 太子刘疆已经三天没好好吃饭了,整个人瘦了一圈。自从母亲郭圣通被废后,他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这天夜里,刘疆又失眠了。他披衣起身,在院子里来回踱步。月光照在他苍白的脸上,显得格外憔悴。伺候的太监小心翼翼地问:“殿下,要不要用些点心?” 刘疆摆摆手,突然问:“你说,我这个太子还能当多久?” 太监吓得扑通跪地:“殿下何出此言?您可是皇上亲立的太子啊!” 刘疆苦笑一声,没再说话。他心里清楚,母亲被废,他这个太子之位就像建在沙滩上的城堡,随时可能倒塌。 其实刘秀废郭皇后,也是不得已。 郭圣通是河北豪族出身,当年刘秀打天下时,靠她娘家帮了大忙。可如今天下已定,郭家势力太大,已经威胁到皇权了。 再加上郭皇后这些年越来越骄横,经常在后宫闹事,刘秀早就忍无可忍。 更关键的是,刘秀心里一直惦记着阴丽华。当年他还是个穷小子时就娶了阴丽华,后来为了政治联姻才娶了郭圣通。 现在天下太平了,他想把正妻之位还给阴丽华。 这些道理,十六岁的刘疆都懂。可他毕竟是个孩子,想起母亲被废后整日以泪洗面,心里就像刀割一样疼。 第二天早朝后,刘疆鼓起勇气去找父亲。 刘秀正在批奏折,见儿子来了,抬头问:“疆儿有事?” 刘疆扑通跪下:“父皇,儿臣...儿臣想求您一件事。” 刘秀放下笔,有些意外:“什么事?说吧。” 刘疆深吸一口气,声音发颤:“求父皇废了儿臣的太子之位。儿臣资质平庸,将来能做个诸侯就心满意足了。” 刘秀愣住了,他没想到儿子会这么说。看着跪在地上的少年,他突然有些心疼。这孩子才十六岁,就要承受这么多。 “起来说话。”刘秀走过去扶起儿子,“为什么突然说这个?” 刘疆低着头:“儿臣知道母亲做了错事,惹父皇生气。儿臣身为太子,实在...实在无颜居此位。” 刘秀长叹一声。他确实想过换太子,但不是因为讨厌这个儿子。刘疆聪明仁厚,是个好孩子。只是阴丽华的儿子刘阳更得他喜爱,而且郭家势力太大,他怕将来外戚干政。 “疆儿,”刘秀拍拍儿子的肩,“你是个好孩子,父皇都知道。不过...”他顿了顿,“既然你自己提出来,父皇就准了。你放心,父皇不会亏待你。” 刘疆眼泪掉下来了,但强忍着没哭出声:“谢父皇。” 公元43年,刘秀正式下诏,改立阴丽华为皇后,刘阳为太子。刘疆被改封为东海王,去了封地。 离京那天,刘疆去辞别父亲。刘秀看着这个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儿子,突然说:“疆儿,你可怨父皇?” 刘疆摇摇头:“儿臣不怨。父皇是一国之君,凡事都要为江山社稷着想。” 刘秀眼睛红了:“好孩子...去吧,好好治理封地。有什么难处,随时来信。” 刘疆走后,刘秀独自坐了很久。他想起这个儿子从小就很懂事,读书用功,待人宽厚。 若不是出身问题,本是个理想的继承人。 “陛下何必伤感?”阴丽华不知何时来了,“疆儿是个明白孩子,他知道这是最好的安排。” 刘秀苦笑:“是啊,最好的安排...只是苦了这孩子了。” 后来刘疆在封地做得很好,把东海治理得井井有条。 他从不抱怨,也从不和朝廷大臣来往,安安分分做他的诸侯王。 刘秀有时会派人去打探儿子的消息,听说刘疆过得很好,既欣慰又心酸。 他知道,这个儿子是用自己的委屈,换来了朝廷的安稳。 有一次,刘秀对阴丽华说:“朕这些儿子里,最懂事的就是疆儿。可惜啊...” 阴丽华明白他的意思,轻声说:“陛下放心,阳儿会是个好皇帝,疆儿也会是个好诸侯。这样对大家都好。” 刘秀点点头,没再说话。他明白,这就是帝王家的无奈。再深的父子亲情,也得给江山社稷让路。 后来刘秀去世,刘阳即位,就是汉明帝。明帝对这位让位给他的哥哥很是敬重,经常赏赐慰问。刘疆一直活到六十多岁,善终。 后人评价这段历史,都说刘疆明智。 他若贪恋太子之位,很可能不得善终。主动退让,反而保全了自己和子孙。 只是深夜里,这位东海王会不会想起洛阳皇宫? 想起那个月夜,想起自己跪在父亲面前说“求父皇废了儿臣”时的情景?这些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帝王家的孩子,从来就不容易。 刘疆用他的退让,换来了半生平安。这其中的辛酸,大概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放点糖呗

放点糖呗

欢迎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