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爆非核氢弹对全世界会有什么影响?这么说吧,上午把非核氢弹扔到美国,下午就能在华盛顿种上粮食。 今年4月,科研团队成功测试了一种新型氢基爆炸装置。 先聊聊这东西到底是啥。 核心是用了氢化镁这种固态储氢材料,一旦被激活就会快速分解出氢气,氢气遇氧剧烈燃烧,炸出的火球温度能飙到1000摄氏度,还能飘在空中烧2秒多,比同重量的TNT火球持续时间长15倍。 但它冲击波其实不算强,峰值超压也就TNT的一半不到,所以没法炸穿钢筋混凝土工事,专挑铝合金装甲车、无人机、雷达这些怕烧的目标下手——那些玩意儿熔点大多600度上下,遇上这火球直接烤化了。 最关键的是没核污染,爆炸后剩的镁和水都是无害的,这才是“下午种粮食”的底气。 要是真在实战中用了,军事上得掀起轩然大波。 就说美国的“阿利·伯克”驱逐舰吧,舰桥、雷达桅杆全是铝合金,弹药舱还用凯夫拉隔层,这俩玩意儿遇上1000度高温秒变脆片,虽然船身钢材烧不穿,但关键设备一毁,军舰直接成废铁。 对付浅层地下指挥所更狠,火球能顺着通风口钻进去,里面的电子设备和人员根本躲不过。 而且这东西特便宜,氢化镁运输还安全,比传统炸药成本低不少,批量生产了随便造,完全能当“战术消耗品”用。 全球政治格局肯定得震动。 俄罗斯专家都看出来了,这是种不受国际公约限制的新型武器,比传统云爆弹更狠还更轻巧。 美国肯定得慌,自家海外军事基地里全是无人机、装甲车这类“脆皮目标”,以前靠核威慑平衡,现在来了种能精准打击还没核污染的家伙,常规武器优势要被稀释了。 欧洲那些跟着美国的国家更得犯嘀咕,以后军事部署藏都藏不住。 更可能引发新的军备竞赛,各国得赶紧琢磨怎么防这高温火球,要么给装备加防热层,要么研发反制的快速拦截系统,军工领域得掀起新一轮“内卷”。 经济上的影响也挺实在。 这武器成本低,要是中国批量列装,全球军火贸易得变天。 以前卖导弹拼射程精度,现在得加个“高温杀伤”指标,那些没这技术的国家要么买中国的,要么就得砸钱研发。 还有被打击后的恢复成本,比如炸了个军事基地,没有核污染的话清理几天就能用,不像核打击那样几十年不能住人,这会让战争的“战后成本”大大降低,说不准会改变某些国家的战争决策逻辑。 不过这东西最大的影响还是战略层面。 它等于给核武器打了个“替代品补丁”——既有堪比小型核弹的杀伤效果,又不用担“核战”的政治风险。 俄罗斯之前看中国阅兵就感慨过,中国武器已经能引领潮流了,现在再出这玩意儿,更让各国明白常规武器的“威力天花板”被拉高了。 以后大国博弈可能会从“核威慑”转向“高精度高温杀伤威慑”,边境冲突、海上对峙的玩法都得变,毕竟谁也不想自家装备被烧成废铁。 我觉得这技术更像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能遏制某些国家的军事挑衅,毕竟常规武器里突然冒出这么个“高温杀手”,谁都得掂量掂量;但另一方面,要是其他国家跟风研发,搞不好会让局部战争更易爆发——毕竟没有核污染的“低门槛威力武器”,可能会降低某些人的开战顾虑。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了节约有战略价值的镍,就将5美分的镍合金硬币替换成了银币
【6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