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突然宣布了! 狠起来没分寸,说干就干,巴西宣布对东方大国的丙烯酸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理由是东方大国的低价冲击了巴西本地企业,说白了就是“你卖的便宜,抢了我的生意,我不高兴了,我要报复你。” 先得说说丙烯酸这东西,看着冷门,其实跟咱们生活离得特近,衣服面料要靠它做涂层增加耐磨性,装修用的水性涂料里有它,连婴儿用的尿不湿里的吸水树脂都得用它做原料。 巴西本身是全球第五大纺织品生产国,纺织业对这东西需求特别大,自己产能跟不上,就得靠进口补缺口。 东方大国的丙烯酸能占到巴西进口的不少份额,主要是性价比实在能打,这成本优势不是靠赔本赚吆喝来的,而是产业链堆出来的。 国内像卫星化学这样的企业,从原料到成品能做到全链条覆盖,中间环节省了不少钱。 长三角那边还有企业抱团搞了产业联盟,原料互相调配,物流成本都降了不少,加上这两年碳捕集技术用得越来越多,还能拿到政策补贴,成本自然比不少国家低一截。 更关键的是,咱们的产品不是粗制滥造的便宜货,现在高端产品产能一直在扩,像用于半导体、新能源领域的电子级丙烯酸,质量早就跟上国际水平了。 巴西企业买咱们的货,不光是图便宜,也是看中了稳定的供应和可靠的品质,2023年对巴西的出口量比前一年涨了不少,就是最好的证明,毕竟没人会为了低价买没用的东西。 再看巴西这边申请调查的企业,其实是巴斯夫在当地的公司,本身也是跨国企业。 要说受冲击,更可能是自身竞争力没跟上,这些年全球丙烯酸技术更新快,东方大国这边早就用上了第四代催化剂,原料转化率提得很高,而有些巴西本地工厂还是老设备,成本降不下来,自然拼不过市场。 巴西搞反倾销调查,看似是保护本地企业,其实反而可能坑了自己人,当地的纺织厂、涂料厂一直靠进口丙烯酸压低成本,要是真加征反倾销税,原材料价格肯定得涨。 这些成本最后要么转嫁给消费者,要么让下游企业失去价格优势,反而影响整个产业链的活力。 而且东方大国的低价从来不是恶意倾销,丙烯酸的成本跟丙烯、甲醇这些原料价格绑得很紧,前两年原料涨价的时候,国内企业也亏过钱,只是靠着产业链韧性扛过来了。 现在的价格优势,是技术升级和产业协同的结果,属于正常的市场竞争,要是真按“低价就有罪”的逻辑,那些靠资源优势卖低价石油、矿石的国家,岂不是都该被调查? 说到底,巴西这步棋走得有点短视,想靠贸易保护挡住外来竞争,不如逼着本地企业升级技术、降低成本。 东方大国的企业也不是没见过这种情况,之前应对过不少反倾销调查,大多能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毕竟市场讲究的是实力,不是靠政策保护就能长久的。 希望两边能坐下来好好谈,别让正常的贸易往来变成意气用事的较量,毕竟合作共赢才是长久之道。 参考资料:金十数据《商务部:巴西对华丙烯酸发起反倾销调查》
万幸中国没帮俄罗斯,因为美国早就布下了三个陷阱,一个比一个致命,那美国布下的陷阱
【1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