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海军圈里炸开了锅——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在福建舰上完成了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这可不是普通的“试飞”,而是中国航母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关键一跃。当歼-35隐身战机像银色闪电般划破海天,当空警-600预警机稳稳降落在甲板上,现场官兵的欢呼声几乎掀翻了船舱顶板。这一刻,中国海军用实力向世界宣告:我们不仅有了自己的“电磁弹射航母”,更有了能匹配世界一流水平的舰载机家族。 这次突破有多硬核?先看福建舰的“心脏”——全球首创的常规动力电磁弹射系统。过去,航母舰载机要么靠滑跃甲板“冲坡起飞”,要么依赖核动力航母的蒸汽弹射,而福建舰直接跳过这两步,用电磁弹射把舰载机“推”上天空。这意味着什么?歼-15T战斗机能带着满油满弹起飞,作战半径直接飙到1200公里以上,相当于从北京飞到上海还能继续战斗;空警-600预警机一上天,就能把探测范围扩展到600公里外,让航母编队像长了“千里眼”一样提前发现威胁。更关键的是,这套系统完全是中国自主研制,从能源供应到控制精度,每项技术都卡着脖子突破,彻底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再说说这三型舰载机,堪称“海空三剑客”。歼-35隐身战机是航母的“刺客”,低可探测设计让敌人雷达根本抓不住,配合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能对数千公里外的目标实施“秒杀”;歼-15T是“多面手”,既能制海攻陆,又能当电子战平台的“保镖”;空警-600则是“空中指挥官”,机载雷达比美国E-2D还先进一代,能把战场信息实时传给每一架战机。这三型机一起上舰,意味着福建舰的作战模式从“单打独斗”变成了“体系作战”——预警机发现目标,隐身战机突破防线,重型战机扩大战果,整个过程像流水线一样高效。 有人可能会问:花这么多钱造航母,值吗?看看现在的国际局势就明白了。当某国航母战斗群逼近南海时,福建舰编队能提前36小时部署到关键海域,用鹰击-21导弹划出“区域拒止”的红线;当亚丁湾海盗快艇冲向商船时,山东舰编队能单日驱离3批目标,保护12艘商船安全通过。航母不是“海上移动靶场”,而是国家利益的“定海神针”。从也门撤侨到汤加火山救援,中国航母每一次出动,都是在用行动告诉世界:中国的海权,不仅是为了防御,更是为了维护地区和平。 站在福建舰的甲板上,看着三型舰载机起起落落,突然想起12年前辽宁舰刚服役时的场景——那时候,我们还在为“舰载机能不能上舰”捏一把汗;现在,我们已经在讨论“六航母战斗群”的配置了。这种跨越,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无数科研人员熬白的头发、试飞员冒着生命危险的测试、工人师傅在船坞里24小时连轴转的汗水。 三型舰载机上舰,只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起点。未来,当004型核动力航母入列,当六代机、无人机登上甲板,中国的航母编队会在更远的海域守护和平。此刻,你最想对这群“铸剑人”说什么?是点赞他们的硬核技术,还是感慨中国海军的崛起速度?评论区见,咱们好好唠唠! (案例来源:央视新闻)
当地时间9月22日,美国媒体大量关注,中国首次在航母上进行了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演
【103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