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54万吨的油菜籽订单,让加拿大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却让澳大利亚在中美博弈的夹

奇玮随心养护 2025-09-22 18:43:38

一份54万吨的油菜籽订单,让加拿大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却让澳大利亚在中美博弈的夹缝中艰难平衡。   中国企业向澳大利亚采购9船、总计54万吨油菜籽。这批价值可观的订单将于11月至次年1月期间装船发运,约占中国去年油菜籽进口总量的8%。   与此同时,华盛顿传出消息称,特朗普团队正在重新审查“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这一举动让澳大利亚刚刚获得的贸易喜悦蒙上了战略阴影。   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油菜籽的战略调整,源于与加拿大的贸易争端。北京于今年8月以反倾销为由向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的保证金。   这一措施导致加拿大对华出口量锐减90%。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26年度迄今油菜籽出口同比下降60.3%。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油菜籽进口国,去年进口量达640万吨,价值34亿美元,过去几乎全部源自加拿大。加拿大是世界最大的油菜籽出口国,澳大利亚位居第二。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自2023年底开始多次发起与中国的外交互动,逐步修复两国关系。如今的贸易回暖并非偶然,而是澳大利亚从过去教训中吸取经验的结果。   几年前,澳大利亚曾走上和加拿大类似的道路,在对华问题上充当西方阵营的急先锋。结果中澳关系急转直下,贸易受到严重冲击,澳大利亚的煤炭、红酒、龙虾、牛肉等产品一度被挡在中国市场之外。   阿尔巴尼斯上任后迅速调整对华政策,通过修订植物检疫协议、扩大对华出口品类,逐步恢复市场份额。这种务实态度为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反观加拿大,面对危机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加拿大在2024年10月效仿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试图配合美国的“芯片-汽车”贸易战布局。   加拿大国内正热议“汽车换油菜籽”的妥协方案,希望通过取消电动汽车关税换取中国恢复油菜籽进口。这种“一边对抗、一边谈判”的策略,未能打动中方决策者。   加拿大西部4万名种植户面临人均数万美元的损失,萨斯喀彻温省等主产区甚至出现“囤粮难”现象。经济压力与政治抉择之间的张力让特鲁多政府陷入两难。   就在中澳农产品贸易回暖之际,美国政府突然对AUKUS联盟启动审查。今年6月,五角大楼以“确保盟友为共同防御贡献力量”为由,重新评估向澳大利亚出售核潜艇的计划。   AUKUS是拜登政府时期确立的合作项目,包括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技术和关键领域技术合作。根据原计划,美国将在本世纪30年代初起向澳大利亚出售3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未来还可能追加出售2艘。   特朗普政府的“交易性思维”可能意味着承诺的重要性不及“任何特定时间点的数据表现”。这意味着任何已经达成的协议都可以重新谈判,如果能从盟友那里压榨更多,那么就值得去争取更多。   澳大利亚已经为AUKUS投入3680亿澳元,并计划扩建珀斯造船厂以承接潜艇建造任务。特朗普政府还借机向盟友“催债”,逼澳大利亚将军费开支提到GDP的3.5%。   澳大利亚刚刚宣布将斥资120亿澳元(约合80亿美元)在珀斯附近建设一个国防中心,用于建造海军舰艇和停靠核潜艇。这个中心也将供美军作维护潜艇之用。   澳大利亚现在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刚刚获得中国的重大贸易订单,另一方面又面临美国在安全领域的施压。   特朗普的对外政策始终遵循“交易优先”原则,无论是威胁退出北约还是重谈美韩军费分摊,其核心目的都是迫使盟友给出更多利益。   这次同时涉及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举动,体现了特朗普的一贯策略:利用美国的影响力在各个领域获取最大利益,甚至不惜让盟友付出代价。   分析人士认为,美方此次审查AUKUS,可能会在技术转让、成本分摊和澳大利亚作出新的让步等各方面提出更严格的条件。虽然“完全取消”似乎已不在考虑范围,但美方还是有可能“精简”AUKUS计划。   当前的国际经贸格局,正经历着二战以来最深刻的变革。中国通过市场手段重塑供应链,澳大利亚在经济利益与战略安全间艰难平衡,加拿大陷入意识形态对抗的困局,美国则试图以“关税大棒”维系霸权。   中国通过多元化进口来源,增加对澳大利亚、乌克兰的采购,降低对单一供应国的依赖。这种策略增强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动权和灵活性。   澳大利亚虽然也在承受来自美国的压力,但至少还有中国这个合作伙伴作为缓冲带。   AUKUS协议的未来走向引人关注。西澳大利亚大学国防与安全研究所研究员特洛伊·李·布朗认为,美方审查更可能导致协议的重新调整,包括加强对技术转让和成本分摊的保障措施,而不是彻底取消协议。

0 阅读:16

猜你喜欢

奇玮随心养护

奇玮随心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