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1月18日的喀喇昆仑山下,我军边防部队一个连掉进了印军埋伏圈,被前后两处暗堡堵在了一个开阔地带,进不得退不得,如果印军地面部队围上来,必将全军覆没! 风雪裹挟着枪声,海拔几千米的喀喇昆仑山脉上,八连战士们正经历着生死考验。印军的暗堡火力像两条毒蛇,一前一后锁死了所有退路,子弹泼水般倾泻在开阔地上,战士们连抬头都困难。缺氧、零下几十度的严寒,加上不断倒下的战友,情况危急到了极点。 王忠殿,一个入伍仅一年的陕西小伙,在这关键时刻做出了惊人决定。他和战友杨志成抱起爆破筒和炸药包,在排长火力掩护下向暗堡爬去。子弹打得碎石飞溅,两人利用地形艰难前进,每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跳舞。 这场战斗的背后,是印度军队的长期挑衅。早在1959年,印军就曾在空喀山口侵犯我国边境,当时我军13名战士以少胜多,不仅击退60多名印军,还活捉了其副司令辛格。但印方并未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 毛泽东主席得知印军派出百年老牌部队“杰特联队”时,拍案而起:“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他亲自下令:“告诉张国华、何家产、丁盛,要打歼灭战,还是那句老话,关门打狗,一个不漏!” 在这场自卫反击战中,我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喀喇昆仑山海拔5200多米,气温零下40度,战士们用军大衣铺在冰大坂上,手挽手翻越雪山。高山反应让许多人呕吐不止,吃饭都成了战斗任务,能吃三个馒头就是“优秀”,两个是“良好”。 像王忠殿这样的英雄不止一个。罗光燮在部队误入雷区时,毅然用身体滚雷,哪怕左腿、右臂被炸断后,仍坚持为部队开辟道路。喷火兵潘自兴、卢荣湖、崔相明前仆后继,用火焰喷射器摧毁敌军碉堡。 这些烈士如今安息在中国海拔最高的康西瓦烈士陵园,海拔超过4200米。令人动容的是,1996年军区曾计划将烈士迁往山下,但开墓后却发现烈士遗体保存完好,面容如生。 随后天气骤变,车队三次爆胎,仿佛烈士们在表示:我们要永远守护在这里!迁坟计划最终被取消。 1962年的自卫反击战,我军不仅彻底粉碎了印军的入侵,全歼了其王牌“杰特联队”,更捍卫了祖国西部领土的完整。 每一次边境冲突都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不好战,但也不畏战!那些用生命守护国门的英雄,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中印卫反击战# #喀喇昆仑山事件# 参考信源:中国军网《舍身炸敌堡的战斗英雄王忠殿》
第四野战军的阵容有多强大,看授衔名单与职务,就知道是主力部队“1955年9月2
【9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