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20和两种大型飞翼飞行器的关系!轰20这些年一直有着各种说法,争议特别大,有人

庚黑星君 2025-09-22 01:35:41

轰20和两种大型飞翼飞行器的关系!

轰20这些年一直有着各种说法,争议特别大,有人说项目早就取消了,也有人觉得以咱们的技术水平根本造不出来,还有声音说现在无人机技术发展这么快,干脆用无人机代替轰 20 得了,各种流言满天飞,但作者一直认为这种大型隐身轰炸机是存在的,而且现在出现了间接证据,还有可能存在一大一小的两种形式,具体可见本文分解:

近日网络上连续出现了翼展52米和45米的超大型飞翼,让内外各位看客在93阅兵后继续惊诧,这次内外网也都做了一些基本推导,基本上认为45米型号,机体长度在24米左右,双发构型,起飞重量接近100吨,具备1万公里航程,和内置10到15吨的载荷,虽然和B2与B21有点相似,但仔细分析完全是不一样。

B21和B2都属于纯飞翼结构,而45米型号属于蝙蝠型双翼与翼身融合飞翼构型,属于改进型号的飞翼气动布局,直接解决了纯飞翼结构的几个关键问题 —— 比如在飞行或者大载荷状态下,机翼容易出现的扭转现象,还有纯飞翼结构一直以来难以解决的纵向控制能力差的问题。这种构型让飞机在实用性上有了很大提升,控制起来更灵活,而且很好地兼顾了隐身结构、机动性和实用性这三个核心需求,这是在飞翼布局设计上的一个重要突破。

虽然 45 米翼展的型号在性能上有不少亮点,但受限于起飞重量和动力配置,它的航程和载弹量还是有一定局限的。从作战定位来看,它更适合执行区域打击任务,简单说就是覆盖第二岛链范围内的目标。为什么这么定位?从战场需求来分析,第二岛链这个区域内,敌方的各种目标密度非常高,要是只靠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火力覆盖的持续性和灵活性都不够,根本打不过来。再看战术飞机,虽然机动性强,但航程有限,载弹量也不足,想要在这个区域内执行打击任务,必须依赖空中加油,而且战术飞机本身还有制空、护航等其他作战任务,根本没办法长时间进行高强度的持续打击。所以从作战需求倒推,100 吨级别的隐身轰炸机其实是刚需。给大家举个具体的例子,它的内置弹仓如果携带 200 公斤攻击级别的小直径炸弹,而且是射程 400 公里的增程型号,一次就能装 50 到 70 枚,这样一来,它就能在对方防空火力圈之外,对目标实施搜索和精确打击,不管是单点打击还是面状目标覆盖,都能保证足够的火力密度,这是其他装备很难替代的。

但作战需求提升到洲际打击层面,45 米翼展的型号就不够用了,这时候就需要个头更大、性能更强的型号。洲际打击对航程的要求非常高,至少要达到 2 万公里,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需要高性能的发动机提供足够的推力,飞机自身的结构设计也得下功夫 —— 必须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轻重量,同时优化气动布局,让飞机具备更大的升阻比。

从设计估算来看,能满足这种洲际打击需求的机型,最大起飞重量很可能会达到 270 吨左右。可能有些同学对这个重量级别没什么概念,咱们可以参考一下俄罗斯的图 26(也就是图 22M3)逆火轰炸机和图 160 轰炸机的关系,图 22M3 属于中远程轰炸机,而图 160 是重型洲际轰炸机,两者在尺寸、重量和作战半径上的差距,和我们说的这两种飞翼型号的定位差异是类似的,这样大家应该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需要两种不同规格的机型了。

再说说隐身能力,这对大型轰炸机来说非常关键。不管是往东面对太平洋方向的防空体系,还是往西面对亚欧大陆腹地的高强度防空网络,大型轰炸机要想突破进去执行任务,没有优秀的隐身性能根本不行。而且大家要注意,大型轰炸机的隐身设计和战术飞机的隐身设计思路不太一样,战术飞机因为要兼顾机动性,在隐身涂层和结构设计上会有一些妥协,而大型轰炸机更注重长期部署和持续作战能力,所以会更多采用隐身吸波结构,这种结构不仅隐身效果更稳定,而且维护成本更低,使用寿命更长,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作战效能来看,比单纯依赖隐身涂层要更有优势。

大型飞机的发展不是单一型号的 “单打独斗”,而是要根据不同的作战需求,形成不同级别、不同功能的装备体系。轰 20 和这两种大型飞翼,本质上是互补协同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远程打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续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这些机型还会有更多的改进和升级!

0 阅读:137

评论列表

汐陽

汐陽

2
2025-09-22 12:42

胆子大一点,体型更大一点,飞的高度再高一点,距离再远一点。轰炸机背4个发动机有问题吗?

哈哈哈 回复 09-22 14:02
B2就是过时货,只能发射巡航导弹和炸弹.而我国需要的是发射高超音速导弹的载机,普通载机明显装不下那么长的高超音速导弹,加长载机明显不靠谱效能也低,只有发射不带助推器的高超音速导弹才是最优解。而这就需要载机能给高超音速导弹足够的初速度和高度,而这就是我一直心心念念的临近空间高超音速轰炸机,现在的超燃冲压发动机也突破了,相信很快就能见面了。老美“一小时全球打击”的夙愿,我们先替它实现

猜你喜欢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