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乔冠华归葬故乡盐城遭到拒绝,妻子章含之无奈之下找到一个人帮忙,此人在

陈砚之 2025-09-21 23:44:47

1985年,乔冠华归葬故乡盐城遭到拒绝,妻子章含之无奈之下找到一个人帮忙,此人在当时的环境下,不仅没有丝毫顾忌,反而还主动说道:放我这吧,我可以替他当守墓人! 乔冠华1913年出生在江苏盐城建湖县庆丰镇东乔村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聪明,16岁考上清华大学哲学系。在校时,他埋头读西方哲学书,毕业后去日本深造,没多久转到德国图宾根大学拿哲学博士。1939年回国,投身新闻业,用乔木和于怀笔名写国际评论。抗日战争时,他先在香港办报刊,后来到重庆做新华日报编辑,常写时事分析。1942年秋,继续在重庆搞新闻,认识不少同行,聊国际形势。1943年,他得急性阑尾炎,高烧,被送到重庆市民医院。李颢是外科医生,接诊后检查腹部,确认炎症,推进手术室,切开皮肤,清除组织,缝合伤口。手术后,两人常来往,李颢上门探访,他们谈国家事。1949年后,乔冠华进外交部,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翻文件,商议策略。1971年,当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在纽约总部发言。 同年,他娶章含之,她1935年生于苏州,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英语,后进外交部。乔冠华第一任妻子龚澎是外交记者,有子女。1974到1976年,他做外交部长,批报告,签文件。李颢回苏州当医学院教授,两人信件联系。乔冠华写多篇外交评论,处理国际事,直到1983年健康差。 乔冠华一生外交生涯突出,从早年新闻到后期部长职位,都留下印记。他在联合国的大笑成为经典,显示机智。章含之作为第二任妻子,陪伴他外交工作。李颢的友情从手术开始,持续多年。乔冠华希望骨灰回盐城,但现实复杂。这些经历让他成为新中国外交史上关键人物。 乔冠华1983年9月22日在北京医院去世,70岁。新华社只发42字讣告,没照片,没生平。生前他多次说想骨灰葬江苏盐城建湖县。1985年,章含之带骨灰盒乘火车去盐城,先到南京转车,抱紧盒子,看窗外农田。到建湖县,步行到部门办公室,推门递文件,坐下说安葬意图。工作人员翻资料,摇头,说土地和手续问题。章含之站起陈述遗愿,对方拒。她出门握盒子,回旅馆放桌上。回北京,放骨灰盒在卧室角,早晨拉窗帘,阳光照盒子。几个月后,她打电话给李颢,说盐城事。李颢在苏州医学院办公室接听,握听筒听,然后说:放我这吧,我可以替他当守墓人!挂电话,他穿外套,出门驱车去吴县县委办公室。敲门进,坐下说情况,手指地图,述东山杨湾华侨公墓。负责人同意,他起身走。他写信给章含之,说墓地山坡靠山,面太湖,树环绕。章含之收信,收拾行李,乘火车南下苏州。 李颢夫妇在苏州车站等,接骨灰盒,放汽车后座。开车时,李颢指窗外太湖,说景色。到东山,步行上坡,穿树林,到公墓。李颢弯腰查土壤,确认位置。两人友情从1943年重庆起,乔冠华病重,李颢深夜到医院,准备器械,手术。此后,在重庆常见,乔冠华分享外交,李颢说医疗。 这件事反映出友情力量,在当时环境下,李颢主动帮忙,体现担当。章含之坚持求助,显示对丈夫尊重。盐城拒绝让归乡梦破,但苏州成另一种归宿。乔冠华生前喜欢江南水乡,这里合适。 李颢协调后,苏州吴县东山杨湾华侨公墓定为安葬地。1985年清明节,章含之和李颢夫妇去公墓,当地领导陪。步行到山坡,工人挖土,章含之捧骨灰盒,放墓穴。盖土,立碑,刻生卒年和外交贡献。仪式后,章含之站墓前,风吹树叶。苏州是章含之出生地,乔冠华生前多访,喜欢太湖山水,曾说想定居。李颢继续在苏州医学院工作,偶尔驱车到公墓,弯腰清杂草,布擦碑文。他和章含之书信联系,谈维护。乔冠华骨灰葬此,墓地面太湖,背山坡。章含之回北京,整理丈夫资料,桌前翻信件照片。她写回忆录,记与乔冠华生活,包括外交经历。李颢夫妇寄信给她,报墓地状况。 乔冠华长眠苏州东山,环境宁静,鸟鸣起。章含之偶尔重访,步行上山,站墓前看。李颢到去世前,继续守墓,定期去。过程体现友人长期联系。 乔冠华身后事虽波折,但友情让其安息。苏州墓地承载他对宁静向往,也寄托李颢和章含之情谊。盐城拒绝促成新归宿,东山太湖波光,鸟鸣花香,诉说他精神长存。

0 阅读:64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