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的母亲因是小妾,死后难入祖坟,他气得对哥哥说:我是朝廷的封疆大吏,这还不够

星辰点点照亮夜里 2025-09-20 15:42:02

袁世凯的母亲因是小妾,死后难入祖坟,他气得对哥哥说:我是朝廷的封疆大吏,这还不够吗?谁能想到,封疆大吏袁世凯的生母刘老夫人病死后,竟然面临这样的结果。[紫薇别走] 一列灵车缓缓驶入河南项城,车上躺着的是袁世凯的生母刘氏,而护送她的,正是当时权势滔天的直隶总督袁世凯。 谁也没想到,这位能调动千军万马的封疆大吏,即将在自己的家门口遭遇人生最大的羞辱。 刘氏十三岁那年被卖到袁家当丫鬟,每天洗衣做饭,伺候主人起居,袁世凯的父亲袁保中看她勤快懂事,便将她收为小妾,刘氏有了名分,却永远摆脱不了“妾室”二字的烙印。 在袁家,正室夫人住正房,刘氏只能住偏院,正室的儿子是“少爷”,刘氏的儿子袁世凯虽然聪明,却始终比嫡兄矮半截,正室坐上座,刘氏只能站在一旁伺候。 袁世凯发达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母亲接到天津总督府颐养天年,他专门为刘氏修了花园,配了丫鬟,母亲想吃什么,厨房立刻去办,刘氏常对人说:“我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生了世凯这个儿子。” 刘氏病逝时,袁世凯正在处理义和团后续事,这个铁血汉子当场嚎啕大哭,连夜赶回天津为母亲办丧事。 按照袁世凯的设想,母亲生前吃了那么多苦,死后一定要风风光光地葬入祖坟,和父亲合葬,他亲自护送灵柩回项城,沿途雇了上百人抬棺,吹吹打打,排场极大。 嫡兄袁世敦带着一群族人堵在坟前,冷冷地说:“妾室不能入祖坟,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母亲跟了父亲几十年,生儿育女,怎么就不能入祖坟?” “正室有正室的位置,妾室有妾室的位置,不能乱了辈分,”袁世凯知道,大哥这是在报复,当年镇压义和团时,袁世敦办事不力被朝廷革职,而自己却因功升官。 我给你跪下了,袁世凯真的跪下了,在众目睽睽下给兄长磕头,“母亲含辛茹苦一辈子,就让她安息吧。” 围观的族人都看呆了,这个在朝堂上威风八面的袁世凯,此刻跪在地上,眼泪鼻涕一大把,可袁世敦心如铁石:“起来吧,规矩不能坏。” 袁世凯动用各种关系,请来族中长老劝说,甚至提出重金修缮祖坟,但袁世敦就是不松口,袁世凯只能另觅墓地,他在项城红土洼买了一块地,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墓园,为了让母亲有面子,他请来上千僧道诵经,花费白银数万两。 从那以后,袁世凯再也没有踏足项城一步,他发誓要和这个家族彻底决裂,后来甚至在安阳建起了新的袁氏宗祠,自立门户。 为了保护母亲的墓地,袁世凯专门安排了一个班的士兵守墓,二十四小时轮岗,他还学着古代帝王的做法,修建了好几座疑冢,让人搞不清哪座是真墓。 网友热评: “袁世凯好歹是直隶总督,封疆大吏啊! 手握重兵,在朝廷都能呼风唤雨,回到老家却连让亲妈进祖坟都做不到?可见那时候的宗法制度有多厉害,地位再高也拗不过老规矩。” “感觉他哥袁世敦就是借题发挥, 估计早就看这个出息了的弟弟不顺眼了,憋着劲呢,什么祖制家规,说不定就是拿这个当借口,打压袁世凯的威风。” “人都死了,还分什么妻和妾, 何况还是为大清立下功劳的重臣之母,这种封建等级观念真是害人不浅,刘老夫人一辈子辛苦,死后还因出身受委屈。” “受了这么大刺激,估计袁世凯心里也埋下了种子, 他后来非要称帝,是不是也想通过极致权力打破所有束缚,包括这种让他憋屈的旧规矩?可惜走错了路。” “无规矩不成方圆,家族能长久,有些规矩确实得守,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重要的规矩要守,这种明显带有歧视性、让族人寒心的旧俗,该改就得改。“ ”如果你手握大权,但家族老规矩让你至亲受委屈,你会选择强硬打破规矩,还是无奈妥协?” 评论区里聊聊你的看法和理由吧! 信源:《项城县志》

0 阅读:67

猜你喜欢

星辰点点照亮夜里

星辰点点照亮夜里

星辰点点照亮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