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今天拿出蒋介石的手谕反击国民党,他说老蒋都承认台湾是托管地。 岛内舆论瞬间哗然,不仅蓝营集体炮轰,连学者和普通民众都看不下去,这种为了政治目的扭曲历史的行为,实在让人瞠目结舌。 徐国勇抛出的“历史炸弹”,核心是一份蒋介石1945年写给陈诚的手谕。手谕中确实出现“托管地”三字,但历史语境远非如此简单。据史料记载,当时台湾刚脱离日本殖民统治,蒋介石在手谕中明确指出“台湾地位尚未完全确定,需待中日签订和约后光复手续方算完成”。 这番表述,实为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谨慎应对——彼时《开罗宣言》虽已明确台湾归属中国,但具体法律程序尚未走完,蒋介石此言更像是对后续外交动作的铺垫,而非对台湾地位的否定。 历史的车轮很快碾碎了徐国勇的“断章取义”。1952年,台湾当局与日本签订《中日和约》,日本在条约中白纸黑字写明“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等一切权利”,这被视为台湾光复的法律确认。 更关键的是,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建交时,双方在《中日联合声明》中再次明确“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台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领土”,国际社会对台湾归属的认知至此再无争议。两份文件,一前一后,将徐国勇的“托管地”论调堵得严严实实。 近年来,民进党当局为达政治目的,在历史问题上不断“翻新花样”。从篡改教科书淡化“一中”内容,到在各种场合模糊台湾历史定位,此次拿出蒋介石手谕,不过是其政治操弄的又一出闹剧。 他们试图通过扭曲历史,塑造一种有利于自身政治立场的叙事,进而巩固在岛内的政治地位,吸引特定选民群体的支持。 消息传出后,蓝营集体炮轰。国民党内部人士纷纷站出来表达不满,他们深知这种歪曲历史的言论对台湾社会认知的危害。 国民党在台湾政治舞台上长期扮演重要角色,对台湾历史发展有着深刻理解,深知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历史事实不容置疑。民进党此举无疑是对历史真相的公然挑衅,蓝营的强烈反应也在情理之中。 不仅蓝营,岛内学者也看不下去。许多研究台湾历史、政治的专家学者指出,蒋介石时期虽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政治考量,但从未有过将台湾视为所谓“托管地”的正式表述与实质认知。 台湾自甲午战争后被日本侵占,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飘摇,最终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进程清晰明确,不容篡改。学者们从专业角度对徐国勇的说法进行驳斥,试图还原历史真相,避免台湾民众被错误信息误导。 普通民众同样对此议论纷纷。在台湾的大街小巷、网络论坛上,都能听到看到民众对这一事件的讨论。许多民众表示,民进党当局不把精力放在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上,却整天在历史问题上做文章,实在是本末倒置。 台湾社会需要的是稳定与发展,而不是这种人为制造的混乱与对立。一些年轻民众虽然对历史了解不够深入,但也凭借基本的是非观,对这种歪曲历史的行为表示质疑。 民进党当局此次拿出蒋介石手谕的闹剧,暴露出其在政治上的短视与不择手段。历史是一面镜子,容不得半点虚假与歪曲。试图通过扭曲历史来谋取政治利益,最终只会遭到历史的审判和民众的唾弃。这一事件后续发展如何,岛内舆论又将如何进一步发酵,值得持续关注。
1951年,大汉奸刘雨田被枪毙时仍在喊:我这辈子为皇军效力,值了!刑场上的喊声刺
【6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