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日军占领并掠夺张学良官邸大帅府。日军从大帅府搜出黄金八万条,

不急不躁文史 2025-09-18 12:40:12

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日军占领并掠夺张学良官邸大帅府。日军从大帅府搜出黄金八万条,每条重二斤,共计256万两,价值2.6亿元,被劫运东京。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号,沈阳的晚上,天有点凉。 城北柳条湖那地方,多数人都睡了。突然,“轰”的一声,一段铁轨飞上了天。 这声响,就是个信号。 早就准备好的日本关东军,从几个方向扑了出来,直接打向东北军的北大营。 枪炮声响成一片,城里的人被惊醒了,但没人搞得清楚状况。 当时东北军的主心骨张学良,人在北平。一个又一个的电话打过去,传回来的命令很短:不准抵抗。这条命令,让守城的东北军彻底没了主意。 有的人撤了,有的人把枪收了,整座沈阳城,几乎没怎么打,就在天亮前落到了日本人手里。 第二天一早,关东军的部队开进了城。 他们没在街上耽搁,一队人马直接就奔着大帅府去了。 那座府邸,是张作霖留下来的,整个东北都知道,那是权力的中心,也是财富的中心。 日本兵到了门口,也没人敢拦。 他们进了院子,穿过空无一人的大厅,脚步声在楼里响得特别清楚。 他们没兴趣去砸那些花瓶,也没去动墙上的字画。这些人有明确的目的,就是奔着帅府的地下金库去的。找到地方后,他们弄开了那扇又厚又重的钢门。里面的东西,让在场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那不是一箱一箱的银元,也不是一沓一沓的钞票,那是一块一块的金条,码得跟墙一样。 后来的档案记得很清楚,一共是八万条金条,每一条都实打实的两斤重,总数是二百五十六万两黄金。按那时候的价钱算,值两个多亿。 这笔钱,没经过任何耽搁,当场清点、装箱,用军用卡车拉走,直接运回了日本。 这件事干得非常快,也非常彻底。 这只是其中一路,就在这拨人清点黄金的时候,另一拨日本人,已经到了边业银行。 这个银行,名义上是官商合办,实际上就是张家的钱袋子,而且还能自己印发钞票,控制着东北的金融。日本人进去之后,立刻封存了所有的账本和金库。 银行里的现金、抵押的货品、存在里面的各种款项,加起来总共损失了一亿五千多万元。 黄金被拿走了,等于断了张家一大笔硬通货。 银行被控制了,等于整个东北地方政府的财政系统,一下子就瘫痪了。军队要发饷,官员要发薪,这些钱都得从银行里出。 现在,银行姓了日本,钱的来源也就断了。这比直接抢金条要狠得多,这是从根子上动手。 事情到这里还不算完。 抢了你的钱,占了你的银行,他们还要把事情做得“合理合法”。 很快,日本人就宣布,张学良是“叛国者”,他在东北的所有财产,包括房产、地产、公司股份,全都是“逆产”,要予以没收。 为了处理这些“逆产”,一年后,他们在沈阳办了一场拍卖会。 地点就选在一个王爷府里。拿出来拍卖的,都是从大帅府里抄出来的那些私人用品。 比如张学良夫人的首饰、孩子们用过的东西、家里收藏的一些玉器古玩。 价格定得非常低,来参加的,也都是些提前安排好的人。 一份报纸上还登了拍卖的结果,几十件钻石首饰,最后总共才卖了四万日元。这种做法,不光是为了把东西变现,更是为了向所有人宣告,张家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张家在东北的根基,不只是帅府里的那些黄金。 张作霖在的时候,置办了大量的土地和产业,光是土地,在黑龙江、辽宁好几个地方,加起来就有四百多万公顷。这些地都租给农民种,光租金就是一大笔收入。 他还开了各种工厂、商号、矿山,可以说,当时东北最赚钱的行当,都有张家的份。 可这一切,都建立在张家有枪、有权力的基础上。 当枪杆子没能派上用场,权力一夜之间易主的时候,这些曾经看起来无比坚实的财富,就变得跟纸糊的一样。土地被日本人划归“满洲国”国有,公司和工厂被“奉天地方维持委员会”接管,最后都落到了日本人的手里。 从九月十八号晚上那一声爆炸开始,到张家在东北的全部家产被清扫干净,前后不过一年多的时间。一个家族两代人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庞大财富,就这么消失了。 整个过程,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 很多年后,那座大帅府几经易主,最后成了一个博物馆。 里面重新摆放了一些仿制的家具,向游客展示着当年的样子。 可真正的核心,那个曾经装满黄金的地下金库,早已经空了。里面黑洞洞的,什么都没有,只有一股陈旧的、发霉的味道。 据说,在清理帅府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时,人们发现了一只小孩子的虎头鞋。鞋子做得挺精致,但因为时间太久,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

0 阅读:129

评论列表

旺旺先生

旺旺先生

2
2025-09-18 13:38

可信度为零

猜你喜欢

不急不躁文史

不急不躁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