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安西榆林窟道长马荣贵,突然告诉徒弟郭元亨一个惊天秘密,并再三叮嘱他:不到太平盛世,绝不许出世!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在河西走廊的西端,安西县的榆林窟静静地坐落在一片苍茫的戈壁之中。 这里曾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佛教圣地,保存着无数珍贵的佛教艺术瑰宝。 然而,在20世纪动荡的岁月里,这里还隐藏着一个关于坚守与奉献的感人故事。 1930年的一个清晨,榆林窟的主持马荣贵将徒弟郭元亨叫到密室。 阳光透过石窟的缝隙,照在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 他颤抖着双手,取出一个用黄绸包裹的物件,郑重地交到郭元亨手中。 "这是榆林窟的镇窟之宝,"马荣贵声音低沉,"不到太平盛世,绝不可让它现世。" 郭元亨小心翼翼地揭开黄绸,一尊精美的象牙佛像呈现在眼前。 这尊佛像用整根象牙雕刻而成,高约15厘米,宽不过8厘米,却雕刻着栩栩如生的普贤菩萨骑象像。 更令人惊叹的是,佛像内部还雕刻着数十幅微型佛经故事画面,每一幅都精细入微。 这尊象牙佛的来历可追溯到唐代。 据说当年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归来时,将这对象牙佛像的一半留在榆林窟,另一半则保存在印度。 千百年来,它一直是榆林窟最珍贵的圣物。 然而,随着清末社会动荡,这尊佛像成了各方势力觊觎的目标。 马荣贵向郭元亨讲述了前辈们护宝的悲壮历史: 同治年间,山匪洗劫榆林窟,时任主持杨元为保护佛像惨遭杀害; 光绪年间,佛像几经辗转,又有一任主持为护宝付出生命; 直到马荣贵接任,依然时刻面临重重危机。 "记住,"马荣贵紧握徒弟的手,"这尊佛像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历代祖师用生命守护的信仰象征。即便付出生命,也要保它周全。" 不幸的是,马荣贵的担忧很快成为现实。 1937年,军阀马步青的部队闯入榆林窟,企图抢夺象牙佛。 他们将郭元亨和两个徒弟绑在佛堂前,用尽各种酷刑逼问佛像下落。 郭元亨被打得遍体鳞伤,两个徒弟也遭受严刑拷打,但他们始终守口如瓶。 最危急的时刻,马步青甚至将烧红的烙铁贴在郭元亨的背上。 剧烈的疼痛让他几乎昏厥,但他依然咬紧牙关,没有透露半个字。 这场劫难给郭元亨留下了终身残疾,他的后背大面积肌肉坏死,左臂肌肉萎缩,行动变得十分不便。 在守护佛像的艰难岁月里,郭元亨还曾帮助过一支途经此地的西路军部队。 当时这些红军战士已经在大漠中行军多日,饥寒交迫。 郭元亨不顾自身安危,将寺里储存的粮食、食用油和牲畜送给红军。 红军指挥员深受感动,特意写下欠条,承诺革命胜利后一定偿还。 这张欠条后来却成了马步青指控郭元亨"通共"的证据。 但即便如此,郭元亨始终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 他常说: "出家人以慈悲为怀,见死不救才是最大的罪过。" 1949年秋,安西终于解放。 郭元亨看到老百姓过上了安稳日子,认为师傅所说的"太平盛世"已经到来。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将象牙佛献给国家。 1950年春,他亲自带着这件珍贵的文物来到当地政府。 当工作人员看到这尊千年佛宝时,无不为之震撼。 更让人感动的是郭元亨讲述的护宝经历:四代住持前赴后继,多人为此献出生命,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才让这件国宝得以保存至今。 如今,这尊象牙佛被珍藏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中,得到了最好的保护。 每年都有无数游客前来参观,聆听这段感人的护宝故事。 而郭元亨和前辈们的坚守与奉献,也成为了中华文化保护史上最动人的篇章之一。 这个故事不仅是一件文物的传承史,更展现了中华儿女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与守护。 正是有了这样一代代人的坚守,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才得以延续不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主要信源:(CCTV——《探索·发现》 20120505 传世象牙佛)
1930年,安西榆林窟道长马荣贵,突然告诉徒弟郭元亨一个惊天秘密,并再三叮嘱他:
尔说娱乐
2025-09-17 13:39:40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