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钱多,但人不傻!2036年奥运会,谁都不愿意接,国际奥委会都开始暗示中国了

瑶光沐蕙芷 2025-09-16 19:07:52

中国是钱多,但人不傻!2036年奥运会,谁都不愿意接,国际奥委会都开始暗示中国了! 国际奥委新任主席考文垂还没站稳脚跟呢,就急着宣布今年11月要来中国访问,明面上说是观摩咱们的全运会,可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八成是来“劝进”的,指望着中国能接过2036年奥运会这个“烫手山芋”。 其实奥委会这么盯着中国,不是没道理的。回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真是办得风风光光,从气势恢宏的“鸟巢”到一丝不苟的赛事组织,全世界都挑不出毛病,还给国际奥委会挣足了面子和票子。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又一次在疫情背景下展现了惊人的组织力。现在全球办奥运的热情像退潮一样凉了下去,人家自然把中国当成了最稳妥的“救命稻草”。 但中国已经不是当年的中国了,那会儿咱需要通过奥运会让世界认识我们,可如今中国的国际地位已然稳步提升,没必要再花那么大价钱去证明一次。老百姓的心态也变了,比起花几千亿办一场十几天的体育盛会,大家更关心身边的实事——看病能不能更容易点,孩子上学能不能更省心点,养老能不能更有保障点。国家的发展重点也早就不一样了,资金更愿意投向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这些能带来长远发展的领域。 而且奥运这玩意儿,早就不是啥“稳赚不赔”的买卖了。除了北京奥运会等极少数例子,近几届奥运会大多赔得厉害——东京奥运会亏了71亿美元,里约奥运会留下一地鸡毛,部分场馆甚至沦为了犯罪分子的藏身之地。就算办了,后续场馆的维护利用也是个烧钱的无底洞,这种“后遗症”让决策层不得不高度谨慎。 如此一来,尽管国际奥委会差不多是五年内三次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咱们的回应始终很克制,官方反复强调“办赛需符合国情民意”。青岛、成都这些地方以前传过申办传闻,也都被官方迅速否认了。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的话说得很得体:“中国有10多座城市有能力举办奥运会,但我们不是一定要举办,机会应该留给其他国家”。这既展示了底气,也表明了态度。 当然,中方的态度似乎还留了那么一点余地。如果国际奥委会能给出足够的优惠条件,比如显著的成本分摊、真正的赛事简化、允许采用多城联办——比如利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这样的城市群协同承办,以分散压力,或许还能谈。但无论如何,中国肯定不会像过去那样举全国之力去办一届“面子工程”了。 有意思的是,和中国这种“能办但不想办”的冷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的“想办但可能办不好”。印度总理莫迪可高调了,在多个国际场合宣称要“不遗余力”争取2036年主办权,甚至把这纳入了他们的“2047年发达印度”计划。但国际社会普遍持怀疑态度,2010年新德里英联邦运动会就因为腐败、管理混乱和糟糕的卫生条件沦为国际笑柄,这种阴影还没散呢。国际奥委会的评估报告也多次指出印度基础设施不足、规划不完善、执行力跟不上这些硬伤。 说到底,奥运会如今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国际奥委会自己造成的。赛事规模越搞越大,成本一路飙升,平均成本超支率能达到172%,但奥委会自己的收入却稳中有升。这种“收益私有化、成本社会化”的模式,再加上一些被认为针对中国等国家优势项目的规则修改,让很多国家觉得不公和寒心。如今发达国家民众对申奥的反对声浪很高,德国柏林、瑞士锡永等城市都因公投反对而退出,这才让国际奥委会如此焦急地寻找“接盘侠”。 国际奥委会的期待固然重要,但符合我国自身的实际需求和长远利益,才是决策的根本。这届奥运会谁爱接谁接,反正中国不会轻易去当这个“冤大头”。

0 阅读:0
瑶光沐蕙芷

瑶光沐蕙芷

瑶光沐蕙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