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大爷和邵阿姨同居20年,没有结婚,没有生育。白大爷去世前没有立下遗嘱,邵

代码诗人 2025-09-16 17:30:41

广州,白大爷和邵阿姨同居20年,没有结婚,没有生育。白大爷去世前没有立下遗嘱,邵阿姨便以配偶的身份起诉,要求继承白大爷名下的不动产及362万元现金及存款。白大爷的女儿阿英则认为,邵阿姨在照顾父亲期间已经得到了大量的资产,属于付出已有回报,不应该再来争自己的份额。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白大爷在外省开诊所,当时和妻子不和,便闹离婚。最后,他与妻子离婚,迁到广州开诊所,而自己的女儿阿英则和前妻一起在外省生活。 后来,白大爷因工作认识了邵阿姨,两人开始同居,一起经营诊所。白大爷的技术好,邵阿姨也服务周到,两人把生意做得如火如荼。 两人一直处于同居关系,并没有想过结婚,觉得麻烦——只要合得来就在一起,合不来分开也洒脱。 再加上两人年纪也不小了,也没有想过要生育孩子,便以这样的状态同居打拼,认为这是最理想的生活。 这一过就是几十年,两人相敬如宾,过得很幸福。但2021年9月,白大爷突然生病,邵阿姨提出签订一份财产协议。 白大爷也觉得,这20年来没给邵阿姨名分,签了协议也算是给她一个交代。 因此,他们约定:广州的两处商铺、一个车库以及外省一处住宅归白大爷所有;广州三街的一处商铺、一处住房归邵阿姨所有。 签完协议的第二个月,白大爷就不幸离世,且没有立下任何遗嘱。 阿英得知父亲离世,赶紧回来吊唁。平时她们也有联系,虽不多,但仍保持着父女情深。 阿英心里五味杂陈:父亲突然离世已是悲痛,可刚处理完后事就要面对财产纠纷,看着与父亲同居20年的邵阿姨,她既理解对方陪伴父亲的时光,又放不下自己作为女儿的合法权益。 邵阿姨知道,白大爷这一走,若按常规继承,他名下的所有财产都得归阿英,她不服,直接以“配偶”的身份起诉至法院,要求将白大爷名下的资产先划一半归自己所有,称这是“夫妻共同财产”,另外一半作为白大爷的遗产,自己作为“配偶”也应分得一半份额。 阿英则表示:“邵阿姨在这期间照顾父亲有功,这我承认,可她也已经获得了大量资产,算是老有所获,不应该再来跟我争父亲剩下的遗产。” 并且她还提出,邵阿姨利用帮父亲管理资产的便利,私下将父亲的168万元资产转走,希望邵阿姨将这笔钱全部返还。 最后,法院结合实际情况判定:白大爷名下的不动产,邵阿姨获得30%,女儿阿英获得70%;现金和存折上的存款,邵阿姨获得25%,阿英获得75%。 两人看到判决后,均未上诉。 有人疑惑:为什么白大爷的资产不是全部留给女儿?邵阿姨和他只是同居关系,没有结婚证,怎么会和这笔遗产扯上关系? 那么,我们来看看白大爷遗产这件事,在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 白大爷已经和邵阿姨签订协议,分给她广州三街一处商铺、一处住房,他们仅为同居关系且未领结婚证,邵阿姨为什么还能分得白大爷的遗产呢?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 邵阿姨虽与白大爷无婚姻关系,不属于法定继承人(如配偶、子女等),无法通过法定继承直接获得遗产,但两人同居20余年,不仅共同经营诊所、打拼事业,还在生活上相互照料,尤其在白大爷晚年生病期间,邵阿姨也承担了照顾责任,属于“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依法享有酌分遗产的权利。 本事件中,白大爷生前通过协议分给邵阿姨的广州三街商铺及住房,是对两人同居期间部分财产的提前分割,并非对自身全部遗产的处分。 白大爷去世后,其名下仍有广州两处商铺、一个车库、外省一处住宅及362万元现金存款等遗产。 结合邵阿姨20年的扶养付出,以及白大爷女儿阿英长期定居外地、陪伴照料较少的情况,法院最终判定邵阿姨分得白大爷名下不动产的30%、现金及存款的25%,也是对邵阿姨多年付出的合理认可。 对于邵阿姨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素材来源于河南民生频道9月16日报道。

0 阅读:473

猜你喜欢

代码诗人

代码诗人

代码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