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冯太后年轻守寡,一日召太医诊病。太医诊脉后冷汗直流,只称她“操劳过度”,开了副寻常调理药方,便连夜带家人逃离平城。 太医李修跪在冯太后的寝殿外,指尖还在微微发颤,半个时辰前,他为这位临朝称制的太后请脉时,竟诊出了喜脉。 他强压惊惶写下调理药方,回到府中立即让家眷收拾细软,连夜带着亲族十二口人出了平城西门,马车颠簸在官道上,李修回头望了一眼巍峨的皇城轮廓,心中默念这一逃,至少能保住全家性命。 这位让太医惊惶至此的冯太后,当时不过三十出头,却已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人生起落,她是北燕皇族后裔,出生时北燕早已灭亡,父亲因罪被诛,年幼的她没入宫中为婢。 好在姑母是太武帝的昭仪,在她的庇护下,冯氏不仅读了书,还习得一身治国之才,,她十三岁被选为文成帝的贵人,十八岁立为皇后,这五年间她深入了解了北魏朝廷的运作方式。 文成帝二十六岁猝然离逝,按照北魏旧制,皇帝驾崩后三日,百官需将平日所用器物尽数焚毁,冯太后悲泣中突然冲向火堆,欲追随先帝而去,左右侍卫急忙拦阻,让朝野见证了这位年轻太后的刚烈。 献文帝即位时年仅十二岁,冯太后被尊为皇太后,首次临朝称制,她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才能,平定乙浑之乱,稳定朝局,却在还政于献文帝后遭遇重大危机。 由于与皇帝在政见上的分歧日益加深,476年她突然将献文帝软禁,随后宣布由其子拓跋宏继位,是为孝文帝。 冯太后二度临朝称制,这次她完全掌握了最高权力,她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设立班禄制使官员有固定俸禄,减少贪污,推行均田制让农民有地可种,建立三长制加强地方管理,这些政策为后来的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太医李修的出逃,恰恰发生在冯太后大力推行改革的时期,据《魏书》和《北史》记载,冯太后私生活不拘小节,有多位宠臣。 李修为太后诊出喜脉,自知窥见了足以招致杀身之祸的秘密,他不敢声张,只能借口太后“操劳过度”开些安神调理的药物,然后仓皇出逃。 冯太后在489年去世,享年四十九岁,她临终前留下遗诏,要求丧事从简,墓室不过一丈见方,用普通棺椁,随葬器物皆用素陶,这种薄葬要求在北魏皇族中极为罕见,显示了她务实的个性。 孝文帝为这位祖母上了谥号“文明太皇太后”,并恪守她的遗训继续推进改革,很多改革都是在冯太后奠定的基础上实现的。 冯太后执政时期,北魏国力增强,民族融合加速,她培养的孝文帝后来迁都洛阳,全面推行汉化政策,使北魏王朝达到鼎盛,一个没入宫中的罪臣之女,能够成为影响历史进程的政治家,她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2024-12-22,《感受北魏冯太后的起伏人生:百余文物呈现“文明以止”》
多铎与豪格关系很好,多铎还拥戴豪格继位,可惜豪格不争气。历史上,多铎、豪格经常并
【1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