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3年,蜀主刘备病逝于白帝城,消息传到魏国之后,魏国朝堂之上一片欢声笑语,唯独黄权无一丝笑意,悄然落泪,曹丕听说之后,便以此事私下召见于他,所有人都认为黄权必死,可没想到,黄权不仅没死,反而还得到了曹丕的褒奖。 “蜀主刘备殁了!”消息传进来的时候,整个朝堂先是一静,接着就炸开了锅。 曹丕坐在龙椅上,底下文武百官个个喜形于色,就像过年似的。 也难怪,老对头刘备死了,谁能不高兴? 这个说“天佑大魏”,那个说“蜀寇气数已尽”,还有人已经开始盘算着什么时候发兵攻蜀了。 曹丕嘴角也带着笑,但他眼睛没闲着,一个个扫过底下这群人。忽然,他目光停住了。 在欢天喜地的人群里,有个人低着头,不但没笑,眼圈还红着。再仔细看,那人悄悄用袖子抹了把脸。 是黄权。 去年刘备伐吴时,这位镇北将军在江北防备魏军,结果刘备兵败,退路被断,黄权回不去蜀汉,只好带着部下投降了魏国。 曹丕当时高兴得很,亲自接见,封他做镇南将军,还夸他“舍逆效顺”。 黄权在魏国这大半年,不声不响,让干什么干什么,从来没出过差错。 可现在,他在为刘备哭? 曹丕脸上笑容淡了些。底下有大臣也注意到黄权了,有人已经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 散朝后,曹丕把侍中叫来:“去,叫黄权来偏殿见朕。” 侍中一愣:“陛下是要...” 曹丕摆摆手:“叫你去就去。” 黄权前脚刚回家,后脚宫里就来人了。 府里上下顿时慌成一团,黄权没说话,只是轻轻拍了拍夫人的手,跟着来人走了。 一路上,遇见几个同僚,都用一种“你完了”的眼神看他。 有个平时不对付的大臣甚至冷笑一声:“黄将军,走好啊。” 偏殿里,曹丕屏退左右,只留了两个侍卫在门口。 黄权进来就行礼跪着,头埋得很低。 曹丕也不叫他起来,慢悠悠地踱步到他面前:“黄权,听说你今天在朝堂上哭了?” “是。”黄权声音很低,但没发抖。 “为什么哭啊?是为刘备哭吗?” “是。” 曹丕蹲下身,盯着黄权的脸:“你现在是魏臣,食的是魏禄,为何要为敌国之主哭泣?” 黄权抬起头,眼睛还红着,但眼神很平静:“臣不敢欺瞒陛下。臣确实是为刘皇叔哭泣。” “哦?”曹丕挑眉,“你就不怕朕治你的罪?” 黄权深吸一口气:“陛下若因此治臣的罪,臣无话可说。但臣与刘皇叔,有君臣之谊。今日闻故主殁,若因惧祸而不敢哀悼,岂非禽兽不如?如此无情无义之人,陛下敢用吗?” 曹丕没说话,站起身来回踱步。 殿里静得能听见蜡烛燃烧的噼啪声。 黄权跪在那里,心里反而平静了。该说的都说了,大不了就是一死。 忽然,曹丕停下脚步:“你说得对。” 黄权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 曹丕转身看着他:“朕若因你念旧主之情就杀你,岂不成了昏君?天下人谁会服气?谁还敢来投奔大魏?” 他伸手扶起黄权:“你今日所为,正是忠义之士的本色。朕不但不怪你,还要赏你。” 黄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第二天早朝,曹丕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黄权叫到前面。 底下那些大臣都等着看好戏,有人已经准备好弹劾的奏章了。 谁知曹丕开口就说:“黄将军昨日闻刘备死讯,感念旧谊,悄然落泪。此乃忠义之举,朕心甚慰。” 朝堂上一片哗然,所有人都傻眼了。 曹丕继续说:“当今乱世,背信弃义者多,忠贞不二者少。黄权不忘故主,正是其忠厚之处。朕得此忠义之臣,是大魏之福。” 他当场下旨,加封黄权为益州刺史,赏金百斤,帛千匹。 这下朝堂上彻底炸了锅。有人佩服曹丕胸襟,有人觉得黄权运气太好,更多人是目瞪口呆,完全没想到这个结局。 退朝后,几个与黄权交好的同僚围上来道贺,都替他捏把汗。 黄权自己也是恍恍惚惚的,直到回家看到圣旨和赏赐,才相信这是真的。 晚上曹丕私召他进宫,两人对饮。 酒过三巡,曹丕才说:“朕今日褒奖你,不只是因为你忠义。” 黄权放下酒杯:“臣明白。” “哦?你明白什么?” “陛下是要让天下人知道,大魏容得下忠义之士。”黄权缓缓道,“如此,才会有更多人才来投。” 曹丕大笑:“好个黄权!果然没让朕看错!” 他止住笑,正色道:“不过朕确实欣赏你的为人。在这乱世中,能不忘本心的人不多了。” 后来黄权在魏国官至车骑将军,活到了司马懿夺权的时候。 据说司马懿对他也很客气,说他“忠贞可嘉”。 有人问黄权,当年为什么敢在朝堂上为刘备哭。 黄权只是笑笑:“人活一世,总得有点坚持。我当时就想,大不了就是一死,但不能对不起自己的心。” 倒是曹丕,后来对身边人说:“朕能容黄权哭刘备,但若是他在朝堂上为曹操哭,朕未必能容得下。” 这话传出去,大家都说曹丕做事有算计。但也有人说,不管怎么算计,能容下黄权哭刘备,已经比很多皇帝强了。 黄权活到七十多岁,临终前子孙问他要不要归葬蜀地。 他摇摇头:“就在魏国葬了吧。我虽然念旧主,但对大魏并无二心。” 下葬那天,来了不少人。 棺木入土时,忽然有人轻轻说了句:“他这一生,对得起刘备,也对得起曹丕。” 也许这话,就是对黄权最好的注解了。
曹爽真是愚蠢的可爱,当他被司马懿囚禁在家中断粮的时,他向司马懿借粮,司马懿随后满
【7评论】【3点赞】
用户17xxx31
胡说八道,曹丕怎么会直呼曹操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