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9年,67岁的美国总统华盛顿奄奄一息的被两位医生死死按在手术台,他们用刀接

历史探险家 2025-09-14 09:56:14

1799年,67岁的美国总统华盛顿奄奄一息的被两位医生死死按在手术台,他们用刀接连4次割开他的喉咙,放出几盆鲜血,而一旁的医生却还在说:“放的还不够 !”

1799年,67岁的美国总统华盛顿奄奄一息的被两位医生死死按在手术台,他们用刀接连4次割开他的喉咙,放出几盆鲜血,而一旁的医生却还在说:“放的还不够!”

1799年12月14日,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在弗农山庄病倒,喉咙痛得像被火烧,高烧让他几乎说不出话。那天早上,他还像往常一样坚强,可到了中午,两位医生已经把他按在手术台上,手起刀落,鲜血喷涌而出。他们接连四次割开他的喉咙,放出几大盆血,而另一个医生却在一旁冷冷地说:“放的还不够!”这场治疗不仅没能救他,反而成了催命符。华盛顿到底怎么死的?当时的医生为啥这么狠?这背后藏着啥真相?咱们一起来看看这段让人揪心的历史。 正文:从国父到病榻上的牺牲品

乔治·华盛顿,美国人都叫他“国父”,这名号可不是白来的。他1732年2月22日出生在弗吉尼亚,从小干过测量员,走遍荒野,练就了一身硬本事。1754到1763年,他在法国与印第安人战争里当过民兵指挥官,打仗那叫一个厉害。到了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他被推上大陆军总司令的位置,带着一帮乌合之众跟英国人硬干。1781年约克镇战役,他一举拿下胜利,美国独立才算有了盼头。仗打完,他1783年辞职回家,回了弗农山庄种田养老。1787年,他又被拉去主持制宪会议,帮着写美国宪法。1789年,他当上第一任总统,连干两届,到1792年才歇口气。卸任后,1797年他又回到弗农山庄,想好好过几天清闲日子。可惜,天不遂人愿。

1799年12月14日,67岁的华盛顿早上起来就感觉不对劲,嗓子疼得吞口水都费劲,还发着高烧,咳嗽个不停。他这辈子打过仗、闯过险,可这次一个小感冒却把他撂倒了。家里赶紧叫来医生,想救这位老英雄。第一位到的是詹姆斯·克雷克,干了40多年医生的老手,第二个是乔治·罗林斯,放血放得贼溜。当时流行个说法,人生病是因为身体里“体液”乱了套,放点血就能好。这想法现在听起来离谱,可那会儿医生都信这个。 早上6点,华盛顿情况更糟了,呼吸都费劲。罗林斯二话不说,拿刀就割他喉咙,第一刀下去,放了340到398毫升血,差不多一瓶可乐的量。接着,助手托拜厄斯·李尔端来一碗糖蜜、黄油加醋的“补品”,想让他喝,结果华盛顿咳得差点没喘过气。9点,克雷克又整了个新招,用“斑蝥水疱”——一种从西班牙苍蝇里提的毒液,涂他喉咙上,说是能“吸毒素”。这玩意儿跟烧皮肤似的,可他们觉得有用。9点半,罗林斯又割了一刀,这次放了511毫升血。中午还给他灌肠,想排毒。下午,第三个医生以利沙·卡伦·迪克来了,看华盛顿脸色惨白,说别再放血了,可克雷克不听,坚持再来。第三刀下去,908毫升血没了。12小时内,华盛顿被放了1817毫升血,差不多他全身血量的40%。这哪是治病,分明是往死里整啊。 晚上8点,他们还不死心,又涂斑蝥水疱,还用小麦糊敷喉咙,可华盛顿已经撑不住了。10点,他喘着气交代后事,20分钟后就没了。身边有他老婆玛莎、几个仆人,还有这仨医生。67岁的国父,就这么走了。

当时医生吵翻了天。克雷克说是“炎症性疾病”,可能是扁桃体脓肿,迪克觉得是喉咙堵住憋死的。现在医学研究说得很清楚:华盛顿是被放血放死的。12小时丢了2.365升血,身体哪扛得住?直接休克,没救了。1799年12月18日,他在弗农山庄下葬,墓碑上写着“美国之父”,可这“父”走得太冤了。

18世纪末,西方医学还停在“体液说”上,觉得血放得多就能治病。放血、灌肠、用毒液,这些招数听着吓人,可当时是主流。医生不是故意害人,他们是真信这套。可信错了地方,华盛顿就成了牺牲品。克雷克和罗林斯不是坏蛋,但他们的无知和固执,直接要了国父的命。这事让人唏嘘,也让人反思。 华盛顿的死不是白死的。这事儿一出,很多人开始怀疑放血疗法,医学慢慢走上正轨。后来几十年,科学方法起来了,医生不再瞎搞,病人命才保住了点。今天咱们看病,CT、药、手术,哪像当年那么野蛮?可这进步是拿命换来的,华盛顿就是其中一个代价。他的死提醒咱们,医学不能迷信,得靠证据说话。

0 阅读:0
历史探险家

历史探险家

探寻历史文化乐趣,解锁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