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九三阅兵中有一位特殊观众,他是少帅张学良的长孙,阅兵结束后,他说:若爷爷能看到今日中国,一定非常高兴! 天安门广场上,红旗漫卷如海,战车轰鸣撼动大地。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一位身着旧西装的观礼者悄然拭泪。 他是张学良的长孙张居信,掌心紧攥一枚鎏金怀表,表盖内刻四字:“还我河山”。 1928年,张学良在父亲张作霖遇刺后执掌东北。日本关东军威逼利诱,他却毅然通电全国“东北易帜”,让青天白日旗飘扬于黑土地,守护了破碎山河的统一底线。 可九一八事变成为终生痛楚,那份“不抵抗”命令虽出于对国际调停的幻想,却让东北沦陷,成了他余生刻骨的自责。 1936年,华北危如累卵,蒋介石仍坚持内战。张学良哭谏无果,最终与杨虎城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逼出“联共抗日”的历史转折。 这一枪换来全民族统一战线,却也让他付出半生软禁的代价:从大陆到台湾,再至夏威夷,至死未能重归故土。 在台湾幽居时,他常哼《松花江上》,用毛笔蘸水反复写“耻”字,水痕干涸又新,茶几漆面俱损。 张学良临终前,将贴身怀表交给长孙张居信。表盖内“还我河山”四字,是少帅毕生夙愿,亦是家族信仰的象征。 张居信生于美国硅谷,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却因爷爷的教诲放弃科技行业优渥生涯。1996年,他辞职赴北大进修中文,只因祖父曾说:“回祖国学,才能真懂我们的文化”。 在北大图书馆,他偶然发现史料记载:张学良曾以运送大豆为掩护,用火车秘密输送军火给抗日队伍。那夜,他将微信名改为“大豆”,致敬祖辈隐于历史的抗争。 2023年,他首次踏足沈阳大帅府,听到爷爷录音中那句浓重东北口音的“我这辈子最对不起东北老百姓”,当场蹲地痛哭。 随后捐出祖母赵一荻的旗袍、张学良手稿,拒办仪式,只言:“东西回家了”。 阅兵当日,张居信身着爷爷旧西装,袖口磨损的线头如风筝断线。当东风-41核导弹车队碾过长安街,他哽咽对记者道:“我爷爷没做到的,你们做到了”。 记者问及中国军力,他指向怀中怀表:“这些装备代表国家实力……若爷爷能看到,一定非常高兴”。 张学良为两孙取名“居信”“居仰”,寓意“人须有信仰”。张居信幼时学中文,将唐诗“国破山河在”错念成“苹果真可爱”,逗笑祖母赵一荻,祖父却沉默书写“耻”字。如今他让子女亦学中文,称“文化根脉需亲身感受”。 从“大豆”隐秘支援到东风导弹公开亮相,从怀表“还我河山”到山河无恙,张家四代人的守望,终在80年后得到轰然回响。 正如张居信所言:“抗战先辈的精神需代代传承”。这不仅是家族记忆,更是一个民族从屈辱到复兴的史诗。 少帅未见之盛世,子孙替他看见;少帅未圆之梦,今日中国已圆。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张学良长孙:若爷爷能看到今日中国,一定非常高兴》
特批享元帅待遇的开国将军,同时拥2位合法妻子,资历比朱德还老1955年9月27
【7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