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为何反复对华让步?日媒:美国远赶不上中国,不足中国一半。日本亚洲时报在9月8日刊登了一篇评论文章认为:自从特朗普上台到现在,美国接连对不断对中国做出让步。主要还是因为美国意识到,中美关系绝不是他们所想像的那样简单,长期以来自诩为“巨人”的美国,实际上反而才是“挑战者”。 这背后的道理,看看实实在在的经济数据就明白了。2021 年中国经济增长 8.1%,美国才 5.7%,别看数字差得不多,放到两国这么大的经济体量上,差距就明显了。更关键的是,中国 GDP 占美国的比重已经从 2020 年的 70.3% 涨到 2021 年的 77.3%,这说明什么?说明美国想靠打压让中国停下脚步,根本不现实。以前美国总自封 “世界老大”,现在才发现,真正在挑战强者地位的是他们自己,这心里能不急吗? 特朗普一开始打贸易战,想着加关税就能让中国服软,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2018 年他就开始对中国商品加关税,一开始 340 亿美元,后来越搞越大,到 2025 年居然加到 145%。可关税这东西从来不是单向的,美国商店里的东西越来越贵,2020 年的时候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还是 118.69,到 2022 年就涨到 134.21,老百姓口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就像特斯拉这样的大公司,采购成本一下子涨了 10%,这些钱最后还不是得消费者买单? 更让特朗普头疼的是他的票仓受了影响。中国反手对美国农产品加关税,大豆、玉米卖不出去,美国农民急得直跳脚。这些农民可是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到了选举的时候,他们的选票能决定胜负,特朗普能不慌吗?后来中国稍微松口,恢复了一些美国农产品进口,美国农业部赶紧出来说这是 “历史性成果”,这哪里是中国让步,分明是美国求着中国买东西。 中国这边可不是光被动挨打,我们有自己的底气。就说稀土吧,美国七成以上都得从中国进口,特朗普想卡我们脖子,结果中国一限制出口,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就慌了神。我们还把供应链做得更灵活,你加关税我们就多和 “一带一路” 国家做生意,美国的订单跑了不少,反而让日本、印度这些盟友捡了便宜,特朗普这才明白,世界不是离了美国就转不了。 科技领域也是一样,美国对华为又禁又堵,结果怎么样?华为没垮,反而逼得我们自己搞出了不少新技术。而美国的芯片企业因为卖不出货,天天哭着喊着要放宽限制,毕竟中国市场占了他们一大半生意。特朗普想 “脱钩”,可美国企业不答应啊,真脱钩了他们的钱袋子就瘪了。 再看看两国的钱袋子,中国手里的美国国债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就开始减,到 2025 年 4 月已经降到 16 年来最低。以前美国总觉得手里有中国持有的国债就能拿捏我们,现在发现这招也不好使了,中国根本不怕他们耍赖。 2025 年 5 月那回谈判最能说明问题,特朗普把关税加到 145%,中国马上加到 125%,结果没过几天美国就主动求和,把关税降到 30%。这就像两个人掰手腕,美国一开始喊得凶,真使劲了才发现自己不如人家有力气,只能赶紧松手。美国财政部说那月关税收入拿了 174 亿美元,看着多,可国内企业损失的比这多得多,这种赔本买卖谁能一直做下去? 现在总算看明白了,不是特朗普愿意让步,是实在没有别的办法。美国那些大公司,像苹果、高通,在中国赚着大钱,怎么可能支持和中国彻底闹翻?中国的市场就在这儿,你不进来有的是人进来,摩根大通、高盛这些美国金融巨头,不都抢着在中国开独资公司吗?他们在背后给特朗普施压,特朗普再硬也得掂量掂量。 疫情之后这几年看得更清楚,2020 年全世界经济都不行,就中国是正增长,2021 年又一马当先涨了 8.1%。美国呢?光靠印钞票撑着,看起来热闹,实际根基虚得很。中国这边安安稳稳搞生产,把供应链做得扎扎实实,美国想搬产业链,喊了好几年,真正搬走的没几家,因为离开中国的供应链,成本太高根本赚不到钱。 所以说,日本媒体说得对,不是美国变软弱了,是中国真的强大起来了。以前美国总觉得自己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现在才发现,中美关系根本不是他们能说了算的。经济数据不会骗人,中国的 GDP 越来越接近美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市场这么大,随便拿出点诚意就能吸引全世界的企业来合作。特朗普那些极限施压的招数,一开始看着吓人,真碰到硬茬子就不好使了。 说到底,国与国之间最终还是靠实力说话。美国加关税加得越狠,自己损失越大,最后只能一次次让步。这不是什么外交技巧,是实实在在的经济规律在起作用。中国只要把自己的事做好,继续发展经济,提高实力,不管谁当美国总统,都得老老实实坐下来和我们谈,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美国求中国再救他们一次?特朗普挑起的关税大战,原本是想压垮中国,结果美国自己反而
【7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