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李在明在华盛顿一句“安全靠美国,经济不再靠中国”,把韩国出口三成市场、六成零部件供应链、四成经济依存度全摆上了赌桌。这话一出口,全韩国的企业都慌了。 李在明刚当上韩国总统那会儿,心里打的算盘是走实用路线,毕竟谁都知道韩国这处境有多拧巴:安全上离了美国不行,北边的威胁摆那儿,美军基地还在韩国杵着,真要没了美国的保护伞,韩国夜里都睡不踏实;经济上呢,不用猜也知道靠谁,中国市场、中国供应链早跟韩国经济缠得跟麻花似的,断了哪头都得疼。 所以他一开始想的是,别把路走死,既跟美国把安全关系攥紧,也别跟中国把经济路子堵了,延续之前“安美经中”的老法子,再稍微调调,争取两边都不得罪,让韩国能在中间讨个安稳。 可没成想现实根本不给他留这个缓冲空间。美国那边早就盯着韩国了,这些年在亚太搞小圈子,一会儿拉着搞芯片禁令,一会儿又说要供应链“去中国化”,明里暗里都在逼韩国选边站——要么跟美国一条心,把跟中国的经济联系松一松;要么就别指望美国在安全上多给力。 加上北边时不时有点动作,韩国国内对安全的焦虑又上来了,不少声音都在说“得靠美国撑着”,李在明这边压力一下子就大了。他本来想在中美之间找个平衡点,可越往后越发现,这平衡根本端不住,美国的压力、国内的呼声,还有地区局势的变化,推着他不得不往一边靠。 到了2025年8月25号,李在明去了华盛顿,还特意去了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那可是美国的老牌智库,里面坐着的不是美国官员就是研究亚太战略的专家,等于他这演讲是说给美国核心圈子听的。就在这儿,他直接撂了话:韩国不能再走“安美经中”的老路子了,意思就是以后不能再想着安全靠美国、经济还靠中国,得把路子拧过来。可没等美国那边掌声落定,韩国国内的企业先慌了神。 这些企业心里比谁都清楚,李在明这话一出口,等于把韩国经济的老底全摆上了赌桌。 先说说出口,韩国三成的出口市场都在中国,不管是三星的手机、LG的家电,还是现代的汽车,中国消费者买不买账,直接关系到这些大企业的季度财报。之前就有过例子,一旦中韩之间有点风吹草动,韩国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就往下掉,更别说现在总统直接说“经济不再靠中国”,中国市场要是真受影响,这些企业的出口额就得拦腰砍。 再看供应链,韩国六成的零部件都得从中国进,尤其是电子产业,从上游的原材料到中游的中间品,少了中国供应链,生产线都转不起来。那些给三星、SK海力士做配套的中小企业,每天等着中国的零部件运过来才能开工,要是供应链断了,车间里的机器就得停,工人都得歇业。之前有个做电子元件的小老板就说过,他们厂80%的原材料来自中国,要是换供应商,不仅成本得涨三成,还得等半年才能接上,现在李在明这话一出来,他们连下季度的订单都不敢接了。 最关键的是经济依存度,韩国四成的经济都跟中国挂钩,也就是说,韩国每赚10块钱,就有4块跟中国市场、中国供应链有关系。不管是大企业的海外营收,还是中小企业的代工订单,甚至是韩国的就业市场,都跟中国绑在一起。李在明说“经济不再靠中国”,等于把韩国经济的半壁江山架到了火上——真要是跟中国的经济联系弱了,GDP增速得往下掉,失业率得往上走,到时候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和企业。 这些企业慌的不是别的,是真金白银的生计。之前他们还能在中美之间找空间,一边跟美国做技术合作,一边跟中国做贸易生意,现在总统直接把路堵死了,美国那边未必能补上中国市场的缺口,可中国这边的损失却是实打实的。三星电子中国区的负责人最近天天开会,琢磨怎么保住中国的客户;现代汽车已经开始担心,中国的4S店会不会没人来;那些中小零部件企业更是急得团团转,生怕下一个月就拿不到中国的订单。 李在明大概是觉得,靠向美国能换更多安全保障,可他忘了,韩国经济的命门早跟中国缠在了一起。他在华盛顿说的那句话,听着硬气,可背后是韩国企业的慌乱,是整个韩国经济的风险。现在全韩国的企业都在等着看,这步棋到底是走对了还是走错了,可眼下能看到的,就是手里的订单在变少,供应链的风险在变大,之前稳稳的生意,现在全成了没底的赌局。
果不其然,李在明在华盛顿一句“安全靠美国,经济不再靠中国”,把韩国出口三成市场、
阿智通鉴
2025-09-11 10:44:10
0
阅读:1